研究性作文的实验研究(2)

小编:admin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八十七

研究性作文的实验研究(2)

讲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我又结合这上海一些地方的研究性学习操作,讲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的类型和过程、方式。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类型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的一种课程形态。总的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解读》p106)、“基于学生兴趣”、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所“选择确定的专题”(《解读》p74)

具体地讲,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类型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1、对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种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比如“彩虹为什么是圆的?”、“火

烧云为什么以红颜色为主,同时还有其它各种颜色?”、“蚂蚁为什么能够认路?”等自然现象;“为什么男孩子喜欢武打,而女孩子却不喜欢?”、“为什么到了四、五年级男孩子和女孩子不愿意说话了?”等儿童眼中的社会现象;“冬天烧暖气时,火炉不在房间里,为什么墙壁也会黑?为什么离暖气片越紧,墙壁黑得越厉害?”等生活现象。这类问题多以“为什么”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对“疑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知识探究性。

2、对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怎么样才能去掉铝壶里的水垢”、“怎么样才能让老师喜欢我?”、“怎么样才能在擦黑板时粉尘不到处飞扬?”、“冬天里,生暖气时,怎么样防止墙壁变黑?”这类问题一般以“怎么办才能达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解决了某个自然、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功利性。

3、对自然、社会或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多种对象之间关系的解释。这类文体与第一类的不同之处在于“问题的着眼点”比第一类要深入一些。第一类问题的着眼点在于一些现象的知识原因,探究原因的方式比较直接,运用某些知识就能够解决。本类问题则不然,需要对多个(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观察、甚至反复试验、经过探求多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结论)如“小白兔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高兴?”、“政府禁止吸毒。香烟中有尼古丁,尼古丁也是毒。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可是政府却不禁止吸烟?”等。

4、知识产生背景与过程研究。如:“是谁发明了造纸术,他是怎样发明的?他为什么发明造纸书?”、“毛主席曾经‘为麻雀平反’,当初谁把它定为‘四害’之一?为什么当初定为‘四害’,为什么又要给它平反?”、“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用的‘剪贴平移法’,这种方法是谁发明的,它为什么要发明这种方法?”等。这类问题多源于课堂知识,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也逐渐产生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之中。

5、专门知识实践应用。这类内容有几种情况。a、学生学了课外内知识,由于对其感兴趣,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课外的试验、制作;b、教师在引导学生学过了某些知识以后,以“实践应用的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从所布置的多县作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c、恰巧学生所学知识诱发了学生对解决过去问题的兴趣。这几种类型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成品性。

6、综合类型。学生要解释的现象、要解决的问题、要探求的知识背景、要应用某种知识在某一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能是一种甚至几种类型的综和。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特点:

关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特点,综合当前各地的研究成果,综合为如下几个方面:

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自然、社会、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建构课程。”、“以实践活动(包括动手操作、读书学习、动脑思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试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解读》p73-74)

我以为,这里的实践性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除了上面提到的“做、考察、试验、探究”,读书、比较、思考、求教——一切学生自己为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所“做的、经历的、思考的”过程,都是学生研究实践的过程。

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内容的开放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仅局限在课内的问题,来自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社会和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时空的开放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局限在课堂时间,重点在课外时间;学习的地点不局限在教室,重点是在家庭、社会、大自然。培养目标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解读》p74),承认其发展的差异性特质,教师的指导与要求也因学生的“差异”而呈现“个性针对性”特点。评价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承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解读》p74);同时,“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点,“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由一群教师组成一个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小组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甚至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或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上海教育情报快讯》2001、3、30《事实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生成性。

《解读》中提到的生成性,指得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生成特点”——“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声称,新的主体不断生成”(p74);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研究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研究性学习预先的周密设计和规划“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p74)

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辅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解读》p74-75)。即使是学生在内容、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问题时,教师也是以商量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前提下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与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一般按如下程序: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布置研究任务、目的,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的操作问题》胡兴宏

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1、3、p18-20)。在这一阶段实际是研究定向阶段。关键在教师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激活学生的问题和已有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向未知的研究需求。“参观访问、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是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动机的手段。具体讲,在这一个阶段中,包括“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认识问题、描述所要的产品或操作,分配任务(小组合作研究的项目或问题)、推敲问题”(《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刘儒德

原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p53-56)。

2、执行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要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假设,综合自己探寻获得的、对假设比较重要的信息,将学习议题罗列为完成任务所需知道的东西,制定出行动计划”(刘儒德,同上)。实际上,这一步是使问题进一步明确得到明确的阶段——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怎样解决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在解决问题之前,都要明确下来。

接下来,进行实践体验。“学生在一种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索和加工处理信息,进行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以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从一定的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纪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响、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自主地查阅资料、阅读理解相关文章、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实践、观察、记录、比较、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与所制定的目的计划进行对照、总结整理亲身获得的资料。

3、展示成果。

“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实践中的操作问题》胡兴宏

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1、3、p18-20)。以实物展览、作品交流、整理班级作品集、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一个学生独自进行一个问题的研究探索。这种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细致地体验学习的全部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等等。缺点是受个人知识、能力等限制,往往耗时长,研究进程慢,有时会顾此失彼,收效少,也不利于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等能力。

2小组活动。几个学生(一般5人左右)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进行一个问题的研究探索。这应当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研究形式。在研究过程中,小组的方案和计划的制订、分工、彼此良好的配合、交流、团结等,是完成研究的必要条件。

3、班级活动。指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活动。它适合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论的学习,研究开始时的动员,结束时的总结和成果汇报,参观、访问、听专家报告或讲座等。

这三种形式实际是有机结合、不能割裂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各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必须进行个人活动;在活动中间,各小组又必须向全班同学汇报进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等;在活动结束的总结和成果汇报时,又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了。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前期,实验学校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面,探索出了比较好的经验。

具体讲,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有如下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由一群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至于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通常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的意见等。

二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这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加以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

三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要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要考察学生在一项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评价等方式。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口语交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党员家访心得体会(通用18篇) 最新竞聘个人自述报告 银行主管竞聘个人自述报告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