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港的变奏

小编:admin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构思精巧、层层衬托的特点,学习详略得当,用精练的笔墨写人的写法。

2、学习贝汉廷为代表的我国海员的爱国热情、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构思精巧,层层衬托。

2、难点:通过事件描写来突出人物。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背景简介:

柯岩的报告文学《船长》是一篇烩炙人口的隹作,荣获《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集。全文共九节加一段引子,课文节选的为第一节,题目也是原有的。本文作于1979年9月,原载《人民文学》1979年11期。

《船长》中描绘的贝汉廷:中国远洋公司上海分公司著名老船长,曾就学于上海交通大学航海系。他从做一名水手开始了海上生活,在一艘不到一百吨的小船上颠簸折腾,累倒吐血,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全国解放后,他从实习二副升为船长,过硬的航海技术深为外国人所折服。“十年动乱”中历尽沧桑。由于对祖国的航海事业的热情终于使他重返大海。在远航中,他处处维护民族尊严,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充满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激情,被国外友人誉为“邓小平式的船长”。

作者简介:

柯岩,当代女作家、诗人。本名冯恺,原籍广东南海,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市。中学时代生活贫苦,曾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1948年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5月苏州解放即参加革命,到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柯岩1949年开始发表散文,参加革命后多写儿童文学和诗歌。她的作品开拙深,构思新,语言美。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散文报告文学集《奇异的书简》。柯岩现任《诗刊》副主编、《儿童文学》编委、全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

解题:

课文记叙了我远洋货轮汉川号在德国汉堡港破例装载一套贵重设备,完成一项高难度的装船任务,创造汉堡港一百多年来没有过的奇迹,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经过,表现了贝汉廷船长与海员工人的爱国热情、科学态度和实干精神,尤其赞扬了贝汉廷船长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干。

文章主要写的是使得汉堡港改变节奏的汉川号,突出表现的是汉川号的指挥者贝汉廷船长。

《汉堡港的变奏》“变奏”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揭示主题的象征。

“变奏是个音乐名词,它是指某一主题音乐的变形,就是用变换主旋律、节奏、调式等手法使乐曲发生变化。用“节奏”构成的乐曲,有时比原来的乐曲更为优美、动听。

柯岩把汉堡港的正常活动比作一支乐曲,这支乐曲是惊涛骇浪和台风都改变不了的,但是以贝汉廷为首的汉川号的到来,一下子就改变了这个古老港口的节奏,写出了贝汉廷的气魄。

课文分析:

一、写汉堡港变奏前的节奏特点和变奏时的骚动情景引出汉川号。(文章的起

始,故事的引子)(1--7)

文章是怎样写汉堡港的变奏?为什么说这种节奏是“任何风浪也改变不了”的?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文章首先勾勒汉堡港的特点:美丽、忙碌、稳重。在这个背景下着意描写汉堡港的节奏:“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寓丰富于单纯,多变化而又精密。”这种节奏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五载形成的,而是一百多年生活习惯的自然结晶,因此它是“任何风浪也改变不了”的。作者如此强调汉堡港节奏的历史性、稳定性,目的是反衬汉川号及贝汉廷船长改变这种节奏多么不容易,多么不平凡!人们读到这里,自然很关切:汉川号及贝汉廷船长是怎么改变节奏的呢?他们的神奇和奥秘在哪里?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心情油然而生。这种映衬写法比正面说汉川号如何了不起更有吸引力,更耐人寻味。这正是本文开头激起的兴趣和效果。

文章紧接着描写了汉堡港变奏时的骚动情景,这个场面描写和气氛的渲染为下文写汉川号作了很好的烘托。汉川号也正是在这种激动、欢快的浓烈气氛中被引“出场”的,继而,文章便转到对引起汉堡港变奏的汉川号的回忆和记叙上来了。

二、写引起汉堡港变奏中的几个主要事件。(文章的主体,故事的经过)(从“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到“为我们祖国争得了荣誉。”)

1、接货(事件之一)(从“故事却要从三月说起。”到“这盘特殊的‘棋’奕了几百次”)

贝汉廷向港口代理提供配载图,介绍配载方案,使得轻视中国人的港口代理“被科学说服了”,他不得不“转变”态度。通过这一场特殊的争论,汉川号才争得装载贵重的成套设备的任务。

代理不让汉川号装运成套设备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看了配载图以后他改变了想法?

理由:一是这套设备很“贵重”,怕汉川号万一“损坏”或“漏运”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二是这套设备“极不规则”很多都是超长、超高、超重件;三是“惯例”,贵重的成套设备都是交给工效最高的德国船运的。一句话,代理不相信中国人能运这套设备。这也不难理解,经过十年动乱,中国人的形象被扭曲,国际上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议论。但是,当代理看了汉川号的配载图,他被说服了,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一张图纸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原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配载图,这是船长、政委、大副和船上所有技术力量二十七个不眠之夜的结晶:货物“一件件”量过,经过“反复”的核算和排列,求出了“最合理”的配载方案。配载图是深入细致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花朵,它凝结着汉川号船员的爱国主义的心血。科学和智慧将代理说服了。

2、装货(事件之二)(从“代理不知道”到“不,不,请按配载图!”)

贝汉廷自信配载图,严格要求按配载方案装货,出了问题时又动员全船技术力量修正部分配载,出色完成任务,使得自作主张的一号工头吉亚特在事实面前认输,不得不“转变”态度。通过一次较量,汉川号装载贵重的成套设备才获得成功。

为什么看不起中国的吉亚特,后来对中国人“客气得不得了”?

吉亚特是个有“几十年工龄”的装货能手,“极有本事”,汉川号的大副根本指挥不动他,连贝汉廷的劝阻也“满不在乎”,而且还扬言“我从来没有被动过”。经验是宝贵的,但迷信自己的经验,忽视科学的指导意义,那就要受惩罚了。一个大件放不下去,“骄傲的工头可卡壳啦”,他急得“满头大汗”去找贝汉廷,最后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事实教育了吉亚特,迷信自己,固步自封,不尊重科学真理,不尊重客观规律是不行的。他佩服中国海员了,甚至说:“太奇妙了,这些货简直是按你们船舱的尺码定做的。”从此,他对中国人“客气得不得了”。

3、绑货(事件之三)(从“货装妥了。”到“为我们的祖国争得了荣誉。”)

汉川号决定自己绑扎,船员们艰苦奋战,贝汉廷对绑扎的要求比验货师“更严格”,使“再三吓唬”人的验货师“再也找不出毛病”,他的态度也只好转变过来。通过一场艰苦奋战,汉川号终于胜利完成绑货任务。

为什么德国有经验的老水手都绑不好的货,而多数是新手的汉川号水手却绑好了,连德国验货师都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首先靠辛勤、艰苦的劳动。你看,“手勒肿了,不哼一声;人累瘦了,不肯休息;一个年青的水手磕掉了门牙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说,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靠耍小聪明侥幸得来的,而是靠汗水和心血浇灌而成的。

其次靠高度的爱国主义自觉。自己绑扎,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几万马克的外汇,有利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而且能锤炼新一代海员,培养和造就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深信外国人能干的,咱们中国人也能干。这种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思想,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创造了奇谈,以致连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国人也刮目相看了。

正是这样的精神,这样的热情,这样的态度,才出色的完成了装货、绑货的任务,才“引起了汉堡港的改变节奏”,“为我们的祖国争得了荣誉。”文章至此,对第二部分作了归结,同时也点明了题意。第二部分所写的三个事件突出的是一个“变”字。

三、写汉堡港变奏的热烈场面,赞美引起变奏的汉川号船长贝汉廷。(文章的末尾,故事的结局)(最后三个自然段)

在故事倒叙完毕之后,这末尾再次呼应前文,从时间上重又回到四月的那个“星期天”,再现那“变奏”的动人情景,写人们对汉川号的热烈赞美。文章对汉堡港“轰动”的描写,恰恰又是对汉川号获得巨大成功的有力衬托。

文章结尾,再次写到“引起轰动的汉川号船长贝汉廷”。文中“躲着”的举动,“笑着”的答话,“挥挥手”的神态,虽是淡淡之笔,却进一步刻画出一个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品质、才干都出类拔萃的高大形象,他就是“一个海员、一个水手、一个船长”祖国忠实的儿子贝汉廷。多好的船长贝汉廷!人们不禁要从心底发出呼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四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贝汉廷。

柯岩同志是作家,也是诗人,象《船长》这样的报告文学,作者正是怀着诗人的高尚的激情,运用诗一般精美的语言写出来的。这里的主人公,首先是生活真实的贝汉廷,同时又是艺术真实的贝汉廷,所以才如此令人感动,给人力量。

第二课时

小结:

一、构思精巧,层层衬托。

从事件来说,课文写的是以贝汉廷为首的汉川号在汉堡港装船的过程。集中写了这过程中的三个突出事件,即“接货”、“装货”、“绑货”。三件事的写法都是先抑后扬,每次都是以德国人的倨傲为起始,再以他们的“转变”、钦服而告终,因而曲折有致。

从时间来说,课文写的是汉川号出色完成高难度装船任务之后,引起汉堡港空前轰动的那个“星期天”,而这一天之中的事却巧妙地拆开来写在一头一尾,把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用倒叙夹在中间,以此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文似看山喜不平”,平铺直叙,单调板滞是记叙文之一大忌;本文这种精巧安排却不然,它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充分显示了作品构思的精巧。

同样,作品为了突出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采用的衬托手法也不是单一的,而是有正有反,有先有后的多层次相衬。先写汉堡港的“按部就班”,为写它后来的突然“变奏”作了反衬;先写汉堡港的“变奏”为后来倒叙汉川号的成功作了烘托;倒叙中,先写港口代理或工头、验货师的倨傲、自恃,为后来写他们的钦佩作了反衬;又为汉川号的威力作了反衬;而汉堡港的变奏,汉川号的威力,又集中地从反面、正面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贝汉廷的胆识和才干。

二、采用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多种叙述方法。

写故事的经过,倒叙;港口代理为什么不给汉川号装货的内心想法,贝汉廷一定要装货的内心想法,插叙;配载图是如何绘制成的,补叙。

三、详略适当,有助于中心的表达。

介绍汉堡港的固有节奏,为的是引出对它的变奏的叙写,因而前者略,后者详;介绍配载图时,为的是用科学的解释说服港口代理,同时显示它的精确性和出色程度,因而详写配载图本身的特点,略写绘制经过;“装货”的过程中,为的是表现我配载方案的科学合理,同时显示贝汉廷的胆识和才干,因而详写一号工头吉亚特态度的转变,以此作为反衬,不写我海员如何艰苦装货,我技术力量解决吉亚特“卡壳”难题也只略提一句;与此相反,绑货的过程中,详写我海员艰苦工作的表现,验货师的态度转变只是略写。

四、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运用了比喻、设问、拟人、反复等,语言质朴、精美、形象、生动,既显示政论性的特点,又极富于文学色彩。其中,比喻用得多而好。譬如:用“成熟的乐队演奏熟悉的乐曲”比喻汉堡港忙碌而有条不紊的工作;用“汉堡港的变奏”比喻汉川号在汉堡港引起的轰动;用“这盘特殊的‘棋’奕了几百次”,比喻汉川号设计配载图时的艰苦劳动和周密思考;用“着迷的观众围在舞台四周对心爱的艺术家喝彩”,比喻各国海员参观汉川号时的热烈赞叹。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语言的演变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优质大学劳动周心得体会及收获(案例16篇) 2023年大学生自律的心得体会范文(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