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课——含“雨”的诗词欣赏说课教案

小编:admin

教材分析: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有六个单元: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和诗词拔萃。每个单元所选的文章都与生活紧密联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因此,在完成本册书的教学内容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标准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我安排了此次语文综合实践课。

教法与学法分析:

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学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真正掌握了“语文”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之后,对于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对于学好其它学科,对于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再进一步说,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也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就应充分重视思维训练。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认识事物的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求异,认识事物的个性,从而发现特点,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发现规律与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

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求同求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两翼思维”,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巩固。

本次课教师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教学,学生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设想: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查字典,了解“雨”的意义;2、复习和补充一些含有“雨”字的诗词文。3、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进行联想,与一些诗词文联系,通过部分优秀的诗文,加深对“雨”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明白自然界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目标3。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兴趣导入)

1、学生活动:试一试,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句子(至少两句)。

请学生自由回答,然后齐读教师板书的几句诗。或者按照中考听力试题的方式,教师听写三句诗:(参考句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选用一种。

注意:应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别字,做到字词落实。

(板书:综合实践活动课——欣赏含“雨”的古诗词。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予以肯定。)

2、学生活动:动动手,查字典,弄清楚“雨”的意义。并把查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的规范)

请学生板书所查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出示“参考答案”,提醒学生“雨”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尤其是在古诗词中。

引:写“雨”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只研讨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开唐宋诗词作品,随处都可听到雨声。雨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但诗词中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出示幻灯片(6)。

下面从二个方面赏析含有“雨”字的诗词文。出示幻灯片(7)。

(根据学情的反馈,教师宜只讲“喜雨”部分,“悲雨”放手让学生进行欣赏,老师只在活动过程中点拔,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首先,我们一同来了解“雨”是如何博得诗词作者的青睐的。

这就是第一个话题:喜雨。(板书:喜雨。)

1、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的雨中,也许春雨,特别初春的小雨是最纤柔的,最招人喜爱的。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请同学背诵此诗。教师领读后四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首诗,并让学生思考春雨惹人喜欢的原因:适时、无声。

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春夜喜雨》这个题目中的“喜”字虽然在诗中没有露面,但却从字里行间渗透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2、迁移:同样的例子还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再请一名同学背诵。

赏析: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滑爽、匀称而又缓慢地普降到皇城的街道上。韩愈定是爱极这样的雨,在小雨中长久伫立,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时候草的颜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江南的烟雨在印象中永远如诗如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拓展:“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此轻柔的小雨,滋润空气,滋润刚刚复苏的万物生灵,最是让人愉悦宁静闲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过渡:有喜就有悲,喜和悲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板书:悲雨。)

1、刚才,我提到了清明节,现在,请同学们打一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清明节人们冒雨去祭奠亲人的那种心情。

看看能否背诵一下杜牧的诗作《清明》。(清明时节春光大好,桃杏如云,若心怀哀思,又加“雨纷纷”,路上思亲上坟的人必定“欲断魂”了。)

这样的例子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哪位同学还能举出类似的作品。然后,请学生按照举出含“雨”字的、令人悲伤的诗词句子,并分析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悲伤。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济,命运多舛(chuǎn)”。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的时候,雨飘然而下,成为最符合诗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景物。)

根据学生分析的实际,教师决定是否进行“迁移”和“拓展”。但小结及以后的内容仍然要开展。

2、迁移: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面对江南的美景,杜牧发出的却是几分哀伤,感叹世事变无常、物是人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拓展:

从以上两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与悲、愁、怨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当落红无数、黄叶飘落、春去匆匆、悲风怒号、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心思,点点滴滴的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小结:同学们还可以归纳,其他类型的“雨”。(如时间充裕,则可将后面的雅雨、禅雨简单地介绍一下。)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现象结合的产物。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成为了诗人抒发内心感情的有效载体。王国维有句很有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可感人,而主观之情也常常融入客观景物中,让景物更加感人。

最后,就请大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再次体会雨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综合练习:

第一、“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你对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可以任选其中两种雨完成。

1、( )雨:

2、( )雨: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春雨形态进行描写的比喻句。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师巡视,视时间长短而定,是展示学生的作业,还是请学生朗读自己句子。此外,如学生觉得题目太难,教师可以将题目改成仿照例句进行仿写的中等题。)

示范: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第二、请写出含“雨”的诗、词,可从以下诗词中任选四首默写。(根据时间,确定此题为课内作业还是课后作业。)

唐•郑谷的《莲叶》、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宋•苏轼的《浣溪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辛弃疾的《西江月》、

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春晓》、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的《清明》、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四、结束语:

雨,是无生命的;因人的心情不同,它也有了喜与悲的差别。

快乐的人,在狂风暴雨中也会绽出笑容;

凄苦的人,在风和日丽时也会泪如雨下。

愿同学们随时锻造自己的心情,每天都拥有灿烂的阳光。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走近毛泽东》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销售培训心得体会(九篇) 2023年工地迎检方案(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