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设计一例

小编:admin

摘要:针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作文训练,探讨运用网上资源进行议论文写作、听说训练的教学方法,探索网络背景下的写作训练新路子。
关键词:网络背景写作训练网上资源
目前,不恰当的作文命题与写作指导导致了广大学生作文中的虚假、模式化、枯燥无味。在议论文写作上,这一点尤为突出。“不平则鸣”,这是中国的古训;“无故给一个傻瓜一拳,他也会滔滔不绝地同你争辩起来”,这是现代美国人戴尔•卡内基的名言。“不平”是“鸣”的前提条件,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封闭环境中,在学习压力的反复碾压下,已失去了感受“不平”的机会,怎能“鸣”得出,“鸣”得好呢?所以,我认为解决作文难,特别是写议论文难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寻找“不平”,甚至制造“不平”。而互联网的介入和普及,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打开了一片五彩的天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关注社会争议的热点问题,借助网上各种论坛了解各种各种观点及其交锋的方法、过程,在了解中参与,在参与中思考、探索、升华,进而达到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辨的目的。这样,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要在作文教学与网络资源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探寻网络背景下的作文训练新路子。下面的设计就是想在这方面作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发的社会反响。
②形成自己对此事的客观评价。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思考辨别及创新能力
②培养学生评价、筛选、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信息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信息内容:“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将杨立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全国以至全球华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对此事进行了评价。
2、重点:社会各界对此事的评价。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这一事件并能从中取得客观正确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开始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同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一日千里的科技和社会发展,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形成其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先自由选择相关信息阅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激活学生思想,引起争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产生创作冲动,继而完成作文写作。
五、教学媒体:
本课采用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新浪新闻网上的文字、图片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突破难点。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式导入,创设情境。
①曾经有过或正有“遨游太空”的梦想的同学请举手。请用“它是我的XX”来形容自己对“遨游太空”的那份感情。
②如果每位同学都有太空梦的话,如果有人愿意帮你去实现这个梦想,你会怎么样?
数字统计:认为非常高兴和无所谓的人数统计。
③如果你的梦想被人嘲笑或讥讽,甚至说你是白日做梦,你会怎样?
数字统计:认为非常愤怒和无所谓的人数统计。
④如果有人终于实现了这个飞天梦,并告诉你他就是杨立伟时,你会如何对待与评价他?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去浏览一下搜弧IT频道的相关内容,去了解一下事件的过程和相关的讨论与评价。
2、浏览网页,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事件的过程及社会各界对此事的评价。学生浏览过程中,教师巡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指导答疑。

3、分组讨论,交流观点(学生按学习小组或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①神舟五号的发射和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有什么相关性?
②杨立伟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一举成名?
③有人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我无关”,“杨立伟的成功是他运气好”,你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4、自由发言,组际交流。
教师依次围绕这三个问题,组织学生阐明观点,并通过举手表决,把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两部分,从而引起争论,教师做启发衔接点评。在每个问题争论终止后,教师对持不同观点的人数进行统计。
5、终止争论,导向写作。
在学生的争论体现得较为充分、激烈的时候,教师宣布终止争论开始写作,引导学生把争而未果的强烈的表达欲望从嘴上转移到手上。
6、布置作文任务要求
作文题目设计:
(1)必作题:学生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理解程度,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在课内完成。
题目: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随想》,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观后感。
②《如果没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杨立伟会成名吗?》,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杨立伟能否成名进行假设和论证。
(2)选作题:观察课堂上的各项统计数字,你能否从中归纳出什么问题。请结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事件这一实例联系自己周围的现实生活,以《数字的启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课后完成。
完成写作:
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并发布到搜弧相关论坛上
7、作文评价:
这部分的内容与过程同现在国内已有的网络作文课评价原则、模式、方法基本一致,可以请老师评价,但首先应该是自我修改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并根据同学的评价进行认真修改。基本的原则、程序、形式如下:
(1)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为了使学生不在网络中迷失方向,为了使学生保持网上写作的热情。在开放式的网络作文评价中,评价人员必须遵循以下评价原则:
①转变性发展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展,尤其是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参与评价的成员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慎重地利用合理的评价语言,重在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使其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②对话性原则:评价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是朋友之间真诚交流的过程。参与对话的每一个人彼此都是平等的,大家借网络这一特殊的交流平台,敞开胸怀,说自己想说的真话,抒发自心底的真情。
③自我反思原则:学生把作品发布在网上以后,不是等待着网友的点评,而是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评价。在众多网友的评价中,学生更要学会辨析与自我反思,选择那些合理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评价,不断修改自身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美!
④开放性原则:基于网络的作文评价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评价系统。评价人员、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都是开放的。参与评价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习作的看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⑤虚实结合原则:网络是虚拟的,在虚拟的环境中交流,别有一番情趣。有一些平时不利于交流的话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交流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个别指点更不容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点评更容易“击中要害”,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指点,及时修改习作。只有虚实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和现实两种评价功能!

(2)基于网络作文评价的基本操作程序:
学生发帖自我修改网友点评再次修改网友再次点评

说明:
①学生发帖:学生完成习作以后,打开新视界论坛,在诗燕课堂中以发新帖的形式发表文章。
②自我评价:发完帖以后,学生自己按“编辑”按钮,自己修改习作。
③网友点评:网友根据自己对学生习作的理解,采用自己喜欢的评价语言或者其他评价形式点评学生的习作。
④再次修改:学生从网友的点评中有所顿悟,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⑤网友再次点评:网友对学生修改好的文章再次点评,鼓励学生不断修改文章,冲破传统的作文套路,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3)基于网络作文评价的形式:网络是开放的,是多姿所彩的。基于网络作文评价以促使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准绳,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开放的、多元的评价形式。
①评语式:网友对学生的习作从字、词、句、篇、结构等方面做评述。如:你观察仔细,描写秋天的语句也很美,希望能常看到你的习作;文章比较简洁,但是条理很清晰,我能按照你的文章画一幅简笔画;会用“拟人”的写作手法了,不错!文字写得略显罗嗦,有一个别字。在这样的评价中,突现“语文性”,提高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
②对话式:仔细拜读学生的习作以后,针对作品中的某一个问题,谈自己的观点,与作者坦诚交流。如:作文要先做人;作文其实是人真实思想的流露,只有品行高尚,心胸开阔的人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美文;从你的文章中,我感受到你也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对话式评价中,突现人文性,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情,提高彼此的人文素养。
③对比式:网友对学生的习作不做任何定性与定量的评价,而是,找一篇与学生习作内容相仿,但是写作水平略高一筹的文章发在学生习作之后。学生自己阅读其他网友的习作,自我反思,自觉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如学生写了上海的雪之后,让学生再看看北方老师笔下的雪。对比式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比较、辨析、反思的能力。
④探究式: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网友在点评学生的习作时,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学生以问题为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如:学生写了秋菊,网友点评:知道有关好诗词吗?大家在后面可以跟陶渊明的《饮酒》、陈毅的《永菊诗中所云》、元稹的《菊花》……在探究式评价中,重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语文,把作文评价与语文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评价促语文学习。
8、探究引导:就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自我组合成小组。
七、基本结构:
网络背景下的作文训练课,是运用网上热点信息及论坛技术资源,以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主,听说训练为辅的写作能力培养模式。它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
1、了解内容,进入情境
在这一部分中,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出热点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浏览指定的网页充分了解信息内容,初步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的时间长短视信息量大小来确定,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一般控制在半课时之内,最多不超过一课时。
2、设置问题,引发争论
教师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从多方面切入信息事件,设置出能够引发争论的问题,先由组长组织成员进行组内交流,表明个人的价值判断并了解他人观点、展开争论,并对自己观点进行第一次重构,进而寻找更多的材料和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不必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统一认识。然后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交流,引发争论,从而形成第二次观点重构。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下面的写作展开充分的铺垫,并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必参与讨论,也无须用小结来统一学生的认识,但要进行科学、客观、适当地启发引导,以保证学生观点的多样性、创新性,同时控制讨论不要偏离主题。为保证多数学生的表达需要,这一环节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课时。

3、截断争论,即时写作
在学生的争论体现得较为充分、激烈的时候,教师宣布终止争论,开始根据本节作文课的具体要求,当堂完成作文的必做题部分,并发布到专题论坛中。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在学生的口头交流充分展开、争论热烈而没有明确结果的时候结束争论,开始写作,引导学生把强烈的表达欲望从嘴上转移到手上,挟思路之劲势一蹴而就。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安排的需要,通过启发引导来控制讨论的进程,促进讨论的展开,以便在最恰当的时间终止争论。本环节最好在网络教室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利用家庭电脑或网络教室开放时间课后完成,再发布到论坛上。
4、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网络教室浏览发布在专题论坛上的作品,并对自己感兴趣的篇目进行评价、打分。总分由教师、其他学生和本人所打分数按照4:3:3的权重累计而成。对于总分突出的部分作品,教师要评为精华并固顶。这一环节可以在课内由教师组织进行,也可以在课外由学生在教师限定的时间期限内进行。实施这一环节的时间长短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
5、拓展引申,继续探究
如果说第四个环节完成的是必做的命题作文,那么这一环节就是用来完成选做的自命题作文的。学生在第一、二个环节了解热点信息、进行观点交锋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和理论、观点,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来认识事件、诠释根源。在热点信息与学生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的过程中,由于多样化信息的刺激会使个体产生用自身原有认知结构来诠释社会现象及根源的欲望,这就成为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和心理基础。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热点信息及论坛中的各种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兴趣的不同,自己选定一个探究的主题并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展开论证,最终以研究论文或报告等形式的成果结束本次主题作文课。这一环节不必要求所有的学习小组都开展,或者教师根据实际作文教学情况的需要不开展这一部分也可。因为在前四个环节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活动,继续探究这一环节可以说是复式网络主题作文课的升华部分,是由作文课转向综合活动课的一个衔接点。
八、注意事项
1、网络背景下的作文训练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素材贫乏的问题,网上丰富而及时的热点信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大到“911事件”、“入世”、“申奥”,小到日常生活、个人经历,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写作训练的焦点。
2、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多样性和尖锐性。时尚而贴近生活的话题、能产生共鸣的各种争论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源动力。有了表达的兴趣,就会有表达的要求。“我要写”较之于“要我写”更能促进写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再加上写作前的激烈争论、各种观点的交锋,可以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路,给下一个环节的即时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分层次的提出写作要求,而不可追求划一的标准和要求。
3、网络背景下的作文课由于论坛资源的介入,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对于主题事件的各种不同的评价,锻炼了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改变目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角度狭窄单一、观点大同的现状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作文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评价,以保护学生可贵的写作积极性。
4、学生完成作文任务,仅仅是较为浅层次地探讨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对于问题的其他方面及其产生根源的疑问将演变为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在上面的课例中,就可以引发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学生认知的连续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使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养成,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在不同观点面对面的交锋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以详实的材料、恰当的方法明确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支持或反驳,从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内容或反击他人的破绽。这样,才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应变能力,又锻炼学生迅速组织材料、运用方法、表明观点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6、通过网络背景下的作文的写作训练与合作探究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对热点信息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从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房地产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热门22篇) 用微信传违法案例心得体会(通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