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小编:admin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题学习,就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直至得到比较全面的答案。旨在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意识,训练他们的开放性思维能力,促进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交际与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所以二期课程改革在小学设立了探究型课程。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对自然、科学现象有种种疑问,对社会现象有很多不解,他们迷惑,好奇,他们有了解(探究)的欲望。他们有辽阔的想象能力,他们能想象出外星人的模样、生活,他们有探索宇宙、开发宇宙的遐想,他们提出“如何开发太空”;他们有追究事物根源的热情,可是他们有限的观察能力、社会经验、知识结构以及生活地域、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对一些事物、现象的探究能力,毕竟知识是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他们提出了“为什么?”,而对于有些“小”问题的外延所涉及的领域只能望而却步。比如: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人在发怒时的力气特别大?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大的题目,他们可以通过查询的方法得到答案,人最大的力气就是蛮力。而对于这个问题中所涉及的生物和医学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是无能为力的。虽说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但结果是可以用来检验探究过程的有效性的。

在国家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里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作为一门学科,每星期一节课35分钟有限的时间,对于小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来说,只能带来有限的目标。

与此不同,在目前我国小学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学科课程,因此依托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以探究性的方法开展学习,不仅对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能以此促进和发展探究性课程。

在一年的教学时间中,我有意于以语文课文为载体,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一.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学会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阅读文章时,往往不能很快地找到阅读模式,形成基本的阅读思路,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理解。主要表现在阅读问答中的盲目性,处猜谜状态。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学习方法,更在于不知如何运用方法,掌握控制自己的学习与认识过程的知识,学会如何学习,这是小学生有意义学习所必需的。所以要采取可操作可模仿的方式,将学习方法归类并与相关课文结合,让学生学会方法,自己阅读文章,从而形成能力。鲁姆哈特的图式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每一知识都有它自身的基本结构,这些知识结构中除了知识本身之外,还包含关于这些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息,学生一旦把握有关知识的图式,学习时就有规律可循,变得主动。因此,不论我们教什么课文,务必使学生理解该课文的基本结构,知识的结构特征与要点。小学阶段,常见阅读文章不外乎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等。从教材看,三年级起要求学生写段至五年级习作例文,文章条理大多清晰,写作方法易掌握,教师应该整理归纳出常见文体的基本结构与行文思路,结合具体的文章加以对照,以帮助学生熟悉这些基本结构。

在教学中,我采取的方法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不变。把课文分成记事、写人、状物、绘景几类,每一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甚至于教学语言基本一致,注意几册教材间纵向的联系,一册教材中横向的融会贯通,这样反复强调,让学生对这些文章的记叙方法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布置仿写。比如:第十册第一课(快乐的杉树林),这篇课文记叙了小时侯在家乡时看到的杉树林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以及自己和同伴们在杉树林里玩耍时的快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学习时要求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故乡的田螺》、《家乡的桥》等课文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回忆——比较——学新的过程中对这一类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目的有了较深的印象。接着,在课外读物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用学过的方法,步骤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并请他们为老师设计板书内容。如此反复,学生找到了这一类课文的共性。为他们的课外阅读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有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作文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快乐的校园》、《外婆家的小阁楼》等一篇篇结构清楚,中心明确的仿写作文跃然眼前。

二.丰富课文内涵,拓展课文外延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探究能使学生投入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活动,深入理解文本信息,加快新旧知识的综合和联系。而且,随着问题解决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他们的认知策略和认知技能也慢慢得到发展。语文教学应该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语文教师在课堂课要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想法非常幼稚,但只要不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都应倍加呵护,鼓励学生自行去探索,去证实。

学习《我爱三峡》时,正值三峡第一批来沪移民到达,又加上报纸上铺天盖地的“三峡告别游”的旅游广告。

就有学生提出,三峡风光如此之美,为何要破坏它呢?我让一部分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三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生从活动中了解到,三峡地区由于山体陡峭,流水湍急,长江洪水泛滥,周围山体滑坡,周围居民长期遭受着自然灾害的侵扰。其实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过要治理三峡,解放后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过,治理长江的洪涝灾害可以从三峡开始,并几次三番亲自去三峡视察。而且,经专家考察认定,三峡工程以后,水流落差依然很大,“峡”感依然明显,游人仍可欣赏三峡的壮美。学生们初步了解了三峡工程的意义,同时也知道广告是商人营利的手段之一。另一部分学生收集有关我国旅游名胜的资料,做到能概括它们的特点,并能摘录运用资料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语句作文《我爱祖国大好河山》,苏杭的秀美,西安的古朴,长城的雄伟,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领略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激发起民族自豪感。而后组织两部分学生进行交流,做到“资料共享”。

我们开展语文探究性学习,较好地实现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课内外阅读的互动,使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学习《蝴蝶王国》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问题:蝴蝶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蝴蝶的翅膀为何如此美丽,冬天为什么没有蝴蝶,蝴蝶和飞蛾、蜜蜂的区别等等,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又引出了“蝴蝶的天敌是什么”,“怎样保护蝴蝶”等问题,有学生还指出蝴蝶是人们最喜欢的昆虫,因为古今中外有许多与蝴蝶有关的诗词,传说及各种戏剧艺术形象,还有许多以蝴蝶为主题的邮票,成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就这样学生们积极热情地投入以《美丽的蝴蝶》为总课题的探究活动,使课文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学习《南极风光》,学生们又对北极感兴趣,那么,南、北极在地理、气候、植被、居民、资源等方面有那些异同呢?……

三.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进行专题学习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首先是一种思考过程,而不是一种思考结果。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布鲁纳曾经指出:人唯有凭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发现方法。这种实践经验愈积累,就愈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掌握这种方式,对他将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效的。

除了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让课文的内涵、外延得到拓展,进行探究学习之外,我还注重学生在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比如:第九册课文中有一首苏轼的诗《冬景》,后两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有学生在做课外练习时遇到“为什么说‘橙黄橘绿’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的问题,这与他们至今为止的人生经验,阅读经验都相悖,而“因为诗人的审美观与别人不同。”这样的答案又令他们不知所云。我就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题性的探究学习。

第一次讨论的结果是,要去查找苏轼的有关春天的作品,以了解作者是否只是对“荷尽菊残”的景色情有独钟。而就在周倩同学向她读高三的姐姐请教的时候,了解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冬景》的原名叫《赠刘景文》,同时我在网上也查到了这一资料。

第二次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这首诗一定与刘景文有关。我让陆世佚同学在家上网查阅有关苏轼的内容、有关刘景文的资料。当然我自己已经做过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我只是告诉了她一些步骤。后来听陆世佚的妈妈说,这天一放学,她就坐在电脑前开始工作,兴趣盎然地查阅了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为她带来了一篇生动的日记。然后,我又带着几个同学来到了上海书城(本来想去黄浦区图书馆,了解到图书馆的阅览室拒绝小学生入内),查阅图书资料,老实说,我和学生们的兴趣一样浓厚。我们翻阅了《》《》《》等。令我感动的是,当孩子们因为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欢呼雀跃,而后摊开带去的报纸坐在地上开始抄录时,来了书店的保安人员,不让他们坐在地上,他们就蹲着抄,跪着抄,他们的日记中也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那《宋史》有几十卷,可能看的人比较少,书是十卷一捆,放在很高的书架上,我们把它捧下来,拆开,可那内容又生涩难懂,连我这个老师一下子也看不懂。

终于,我们得到了答案,这首诗原来的题目叫《赠刘景文》,这刘景文是苏轼的一个好友,家人都是朝廷功臣,他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郁闷不乐,苏轼在与他相聚时作诗勉励,同时也表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个性。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四个学生完成了以《苏轼与冬景》为题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学生们从发现问题,找到标准答案,到对标准答案进行质疑、否定、更正。在这个探究活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目标,直至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师生共同完成了一份探究型课程的作业。

在教学《躺在波浪上看书》的过程中,我先以实验“不沉的鸡蛋”引入,让学生了解这种现象,在课文的教学完成后,让学生继续实验,探究鸡蛋在泥水、糖水中是否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由此,《鸡蛋的沉浮》诞生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此明白了“密度”这个物理概念。

这两个个案给了我信心,学生的探究课题,的确不需要费尽心思地去找,他们的语文课本中,有的是可以让他们探究的内容。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正值男同学中时兴收集《水浒》卡片,他们为此吃了许多或喜欢或不喜欢的方便面,我让他们从中找一个可以探究的内容,就有学生提出,可以对《水浒》人物的外貌和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可以从方便面的促销手段方面去探究,也可以从为了收集卡片造成的浪费方面去探究等等。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越来越觉得,以学科学习为基础,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基本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和教师可以各类课文为载体,运用各种简单的探究方法,拓展课文的学习,获得课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母语,主要的不是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给家长写便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军工企业述职报告(精选7篇) 2023年奇妙的桥看图写话一年级 奇妙的心灵心得体会(模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