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儿歌的运用

小编:admin

新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纯洁无瑕,令人喜爱。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画,让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尽快的溶入到一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这可是一个难题。

在我的实践教学中,针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认知特点,我自编并借鉴了一些儿歌,顺口溜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

一.儿歌——学习字母的好朋友。

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单调的字符识记缺乏兴趣。根据这个特点,我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读图能力,首先给孩子们一个感性认识

。新学一个声母或韵母,我都引导孩子们仔细读图,在读图的基础上,根据字母的特点和图画的内容,编创或借鉴他人的儿歌帮助孩子们记忆。如:“a——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p——出门秋游去爬坡,红旗迎风p-p-p;d——六一六一真快乐,小鼓鼓槌d-d-d”等。光动口,不动手是不够的,我还让孩子们在念诵儿歌时,配以手的动作——划出字母的形状。多种感观刺激,强化孩子记忆!这样双管齐下,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儿歌――四声调的克星。

对于四川人来说,普通话四声调的学习的确有相当的难度。在教材中,为帮助孩子们识记四声调,特别配以了汽车行驶在不同路段的彩图。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这些彩图的作用,每一幅图都配上一句儿歌——“汽车走平路,顺利通行第一声音;汽车爬上坡,一鼓作气第二声;汽车要拐弯,小心前进第三声音;汽车开下坡,平安到家第四声”。利用箭头图,示意汽车的一个行驶过程。帮孩子们定位汽车行驶的方向,其实也就是帮孩子们准确的把握四声调的发音特点和书写规则。在识记时,我让孩子们“眼、耳、口、手、脑”总动员——眼看简图,口念儿歌,手划声调,耳朵听老师的指挥,脑子记忆四声调的发音要点。因为找准了参照,学生把四声调从认知到空间感知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对四声调的学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特别是对二声和四声的区分,尤显出此方法的绝妙之处。

三.儿歌--标调迎刃而解。

1.i的标调有些特别,孩子们容易受思维惯式的影响,直接把声调标在的i的头上,进而出现标调错误。对于这个特殊的标调规则,我也请出儿歌来做孩子们的小帮手——“小i懂礼貌,标调就摘帽”。为更好的掌握这一标调规则,我又教给孩子们另一个知识——西方人爱戴帽子。在与熟人,朋友相见时,总是先摘下帽子,深深的鞠上一躬,再互相问好。在了解了这一知识之后,我指名让两个孩子上台表演小i见到客人摘帽鞠躬的样子,其他孩子给他们的表演配以儿歌和手势。热闹的气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内涵。

2.在学习复韵母时,到底应在哪一个字母上标调,学生总是犯迷糊。怎么解答这个难题呢?我让孩子动起来,拍手唱起标调儿歌——“有a标a上,没a找o

e,i

u并列标在后”,短短的一句话,让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一张张笑脸告诉我,他们学得很快乐!

四.儿歌――解决形近字字音的利剑。

新教材从一年起,学生就要识记大量的汉字。形近字的字音识记就成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拦路虎。怎样披荆斩棘,得有一把利剑。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尽量找出识记这些字的规则,和孩子们一起根据这些字的字形特点,编创出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们加强对形近字字音的区分和识记,初学“那”和“哪”,孩子们就是分不清这两个字的读音。于是我引领孩子们找出他们的异同——后一个比前一个字多了一个“口字旁”;再创编儿歌——“张口请问往哪走,nǎ-nǎ-nǎ”,让孩子们记住“哪”字比

“那”字多出的那个“口”,就是“哪”的声调——第三声音(“口”就是一个第三声的字)。由于找准了切入点,同学们在阅读中自由畅游;在期末测试中,我班学生让“哪”“那”

的声调轻松的到了妈妈。再比如“堆”和“谁”,我让孩子们诵读儿歌——“推土机推土一堆堆,话语出口‘你是谁’”。这样在亦玩亦笑中,轻松的将“堆”和“谁”区分开了。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的实践和推行这样的方法,每次的付出,我和孩子们都能捧回累累的硕果。

儿歌的魅力真不小,其它学科知识的铺垫同样功不可没,让我和孩子们笑着聆听到了新年的钟声。孩子们以平均分94分的优秀成绩回家过年去了。

我也得以坐下来再一次品味这个94分。这个94分,是在一个有着74人的农村小学的大班里获得的,而且这之中还有46个留守孩子,他们的家庭辅导几乎是一片空白……儿歌在我的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功不可没,它引领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利弊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货物海运出口订舱合同(通用5篇) s店钣金试用期工作总结(专业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