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该往何处去?

小编:admin

任何作文题都涉及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高考作文备受社会关注,更要注意价值取向的意义,它关系到教育的精神追求,不能误导学生为了创新而猎奇逐异,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参与社会变革,表达真情实感,张扬理想主义。倡导说真话、抒真情;倡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取材;表达健康、朴素、清新的思想情感。

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的开放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大胆联想。但近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严重的浮华文风:在苍白的、肤浅的、浮躁的思考下,用比喻掩饰了对对象的正面思考,用排比遮盖了对问题的细致分析,文体单一化的趋势明显。记叙文的数量很少,规范的议论文数量也相当少,“文化散文”一类的作文则大行其道。高考一过,这样的“优秀范文”大量充斥在报刊杂志上,让人吃惊。

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曾严厉谴责法国诗人沙多勃里盎,说他用“虚伪的深刻、谄媚的夸张、感情的卖俏、杂色的光彩、语言的修饰、戏剧式的表演、壮丽的形态来哗众取宠,媚悦于世”。可当今的高考作文却仍然津津乐道这种“人工的技巧”,凡是有文字技巧的作文,准能得高分。打开五花八门的高考优秀作文选,入选的文章大多文字花哨,但往往失去了精髓——真情、质朴和平实。

在这种误导下,学生们误以为要写文章就应当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他们追求的不是通顺明白,而是巧妙生动,导致除了个别学生能够发挥文学创作才能外,余下的学生大多失去了“话语权”。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的高考命题上。其要害是“文艺性”对“实用性”的冲击,一味追求美文嘉言、一味追求单纯的技巧。命题总要求学生善于把生活和理想——人的愿望,组织成为一幅幅动人的艺术画面。如“一叶、一枝、一世界”、“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凤头、猪肚、豹尾”、“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和今年的《怀想天空》,《行走在消逝中》、《诗意的生活》、《心中一泓秋水》、《提篮春光看妈妈》,等等,这种太过诗化的题目,只能让诗人、文学家去写,对中学生有何意义?更有甚者,要求中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以整个篇幅去评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细无声”的诗句,这几近苛求,这一句被清人方东树称为“卓然名句,千载不朽”的古诗,其中意蕴有多少文人墨客都说不清、道不明,我们的中学生能说得清吗?这种古典文学评论能力,难道是每一位中学生所必需具备的素养吗?

中学生作文的目的不在于表现文艺性,而在于实用性。一说起作文的实用性,有许多人总把它纳入应用写作的狭小范围,以为调查报告、公文、书信、演讲稿、读书笔记、商业广告、会议记录等才是实用的,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实用文不等于应用文,实用文是相对文艺文而言的。文艺文是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语言艺术,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经过作家头脑加工制作后的产物,它是复杂的、艰巨的创造性劳动。而实用文则是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它不要求刻画形象、塑造形象,它只要求表情达意。从文体方面说,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都应是实用文;从对文章的要求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准确性,不要过分地强调生动性;从语言方面说,提倡平实、朴素。

文以达意,我手写我心。实用文是学习、工作、生活的一种工具,它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是为了目前的学习、生活,为了目前的思想交流,因而实用文的范围比应用文要大得多。

早在五四期间,刘半农在《应用文之教授》一文中就对作文缺乏实用性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现在学校中的生徒,往往有读书数年,能做‘今夫’、‘且夫’或‘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滥调文章,而不能写通畅之家信,看普通之报纸杂志文章者”,“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似通非通一知半解的学校毕业生:学实业的,往往不能译书;学法政的,往往不能草公事;学商业的,往往不能订合同、写书信,却能作些非驴非马的小说诗词,在报纸杂志上出丑。”他提出:“只求在短时期内,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及其职业上所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更作一最简括之语曰,‘实事求是’。”

我们的学生要写什么样的作文才算合格?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课令学生练习作文,唯求其能将所知之事物,所思之意念,以书面语言写出之,确切明白,无误无赘。此是毕生所需用,非学好不可。至于吟诗作歌,撰写小说戏剧,学生苟有兴为之,教师亦宜予以鼓励,然非语文课之学习标的也。”好的高考作文题目不要弯弯绕,要直白质朴;不要耍弄一些浅表的文辞,要多一些实际的思考交流。2006年上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四川的《问》、辽宁的《肩膀》以及今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酸甜苦辣说高考》、《传递》、《有句话常挂在嘴边》,等等,题目干净、朴实,容易让学生心灵活跃起来,一下子进入写作状态,概括、提炼、联想、想象、情智交融。这些题目尊重和理解了考生的多元角色,既可以引起他们类似的联想,又包含了某种生活哲理,因而不管是谁,只要有相似的经历,只要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对这种生活现象或规律确有感受,就能饱含情感付诸笔端,而不是被逼迫着无病呻吟。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07年:命题作文的复兴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酒店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精选(10篇) 环保工作的承诺书 环保岗位承诺一句话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