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的实践和思考

小编:admin

按照教育部部署,从2004年开始,包括天津在内陆续已有16个省市实施了高考自行命题。这一举措,使本已牵动亿万人心的高考,更加备受关注。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我们相信分省命题工作会沿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行。

体现鲜明的天津特点

天津自行命题3年来,始终坚持以能力立意为基本导向,秉承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妥善处理稳定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经过摸索与实践,天津卷已逐步渗透本土风格,呈现较为鲜明的天津特点。

1.在明确命题指导思想上下功夫在作实践中,天津高考命题已经摸索总结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基本指导思想:即遵循三个“有助于”的高考改革原则,强化“能力立意”,坚持稳中有变,稳中有新,更加注重基础性、突出综合性、把握时代性、反映地方性。

几年来,天津卷总体难易得当,信度和效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应,没有出现科学性、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纰漏,试卷在组织管理和试卷质量方面基本得到社会认可,既有力地正面引导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为高校提供了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选拔依据。

2.在命题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高考命题的核心问题是命题教师问题,试卷安全和质量最终取决于命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在高考命题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命题教师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首先注重思想教育。以“团结、奉献、求精、守纪”作为命题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命题教师对高考分省命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团结凝聚命题教师,增强其责任心和荣誉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合理构建命题组。命题组以大学教师为主,中学教师为辅,注意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合理搭配,吸收有一定教育测量经验的专家。其三是坚持严格管理和“以人为本”相结合。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在学科秘书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学科秘书在高考命题过程中扮演管理服务者、理论研究者、学科通晓者和技术应用者等多重角色,工作内容丰富、承担职责重大,需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院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注重用先进文化团结人、凝聚人、规范人,把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贯穿命题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以多种形式对学科秘书进行系统培训,组织学科秘书到中学教学一线调研,在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实践经验和加强管理技能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了这支队伍的工作水平,正逐步建设形成一支素质优、管理强、业务精的专业化学科秘书队伍。

4.在确保试卷质量上下功夫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命题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体系,命题全过程严格遵照执行相关工作程序、标准、要求,确保规范化操作。把持好高考命题政治导向,试题命制坚持科学态度,重视微末细节,为保证试题的原创性,所有的试题素材要进行反复研磨。

审题是确保命题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与命题工作同等重要。审题组包括高校和中学两方面教师,他们中许多人是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参加过高考命题的专家,甚至还包括中科院院士,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试卷质量。今年,我们在审题过程中引入了测试生环节,增加了从考生立场对试卷的审视角度。一方面可以了解考生对试题的可能反应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得到各科试卷难度把握和匹配的基本信息。

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利有弊,分省命题带来的一些矛盾也会随着形势发展和改革深入而逐渐显现,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一)亟需建立统一的命题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体系;(二)命题教师遴选难度加大;(三)命题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不足;(四)分省命题面临新的安全和成本控制问题。

分省命题工作虽然刚刚起步,但综观高考改革发展的动态轨迹,可以预期这项工作未来存在着这样的发展趋向:

1.命题组织区域化形式。分省命题工作将有力促进有关省市的教育决策水准、命题管理水平、教育考试资源的良性竞争与交流。可以预期的是一些业务水平突出、命题质量稳定、人员配备得力的省级命题部门会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命题中心,与周边省市合作,共同担负命题工作。从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命题经费、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

2.高校委托命题工作机制的导入。随着中学综合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拓展,部分高校可能会从自身特点和专业培养要求出发,提出个性化的考试方案和命题需求。作为专业化考试机构,应尽快研究应对方案,进行承接高校委托命题的相关理论、技术和人才储备。

3.建立分省命题与国家题库命题联动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建设全国高考题库的工作,有实力的省级命题部门也应积极响应并参与。国家题库汇集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基于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建立,将会为各地高考命题机构提供大量成熟稳定、合格可靠的各学科测试题目,而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国家题库提出需求,并对自行命题工作方案进行调整,从而建立起国家题库与分省命题联动的灵活工作机制。国家题库命题与分省命题之间不是简单的上位与下位关系,也不存在废立之争,而应合作共存、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把握意象与意境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幼儿友爱品格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家长友爱品格感悟(三篇) 最新感谢有他作文字 感谢有你六年级作文实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