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小编:admin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领会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词中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深刻领会“谁主沉浮”及“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
2.点拨法:抓住关键词语,点拨理清词作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读录音,提问:这首词的作者同学们还记得是谁吗?(学生一起回答:毛泽东)对,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毛泽东的词常以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独特的景物描写等特点为人称道,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长沙》。
二、回顾有关词的文学常识
1.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因此,词的别名有:曲子词、歌曲、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等。如《敦煌曲子词》、《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草堂诗余》等等。
2.词牌:“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
3.词的段数、字数: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4.明确: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三、写作背景介绍。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是毛泽东早年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自1911年起到1923年4月去中共中央工作止,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和工作近十年之久。1925年2月,毛泽东与杨开慧携毛岸英、毛岸青从上海回故乡韶山,成立了党在农村中的第一个基层组织──韶山党支部。毛泽东同志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几个月内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对地主进行了增加雇农工资和减租的斗争。1925年8月底,毛泽东离开韶山,由长沙动身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后来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泽东先生……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
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诗人抚今追昔,激情澎湃,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这首词最早见于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北京新华书店1949年8月发行),后经毛泽东亲自审定,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上。
当时的形势是: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四、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在此过程中纠正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百舸(gě) 怅(chàng)
寥廓(liáo kuò) 峥嵘(zhēng róng)
方遒(qiú) 浪遏(è)
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诵读《沁园春·长沙》多遍,注意朗读的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整体感悟,小组讨论回答:这首词上下阕各侧重写了什么?
明确:板书:上阕写景──即湘江秋景,下阕叙事──追忆往事

第二课时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刘心武《为你自己高兴》教学设计(教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精选党员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通用 支委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大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