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目标”的思考与实践

小编:admin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情感目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按四个学段,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终身的语文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从当前情感目标实施中的问题入手,对情感目标的生情点(文本)、情感目标的发情点(情境)、情感目标的激情点(教师)及情感目标的动情点(学生)这四个方面作积极地探索,以实现语文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科学把握情感目标的生情点

语文教科书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构成,无论是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散文,还是侧重观点的阐述或知识的说明,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因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情感目标的生情之处必然源于文本。然而,由于在一篇课文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导致了情感目标的泛化或是缺失。因此,教师要认真地聆听文本的声音,科学把握生情点,方能“入情得意”。

教学案例:

曾经听过一节《丑小鸭》教师与学生围绕课文,中丑小鸭不幸的遭遇进行了讨论、分析、理解、朗读,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始终怀着对丑小鸭一种深深地同情之心。课结束,教师请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伤之情,也有对丑小鸭最后的喜剧式结局表示祝贺。

现象分析:

这位教师在制定情感目标时,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信息,从文本走向文本,这样的理解或感悟是很苍白也很枯燥的。《丑小鸭》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先生一篇经典著作,文章也折射了安徒生先生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告诉世人无论在如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也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终有一天,必将获得美好的人生。在这样的情感目标定位下,学生必然从单纯的同情、怜悯中走出来,懂得面对挫折、失败,仍要不放弃追求,勇敢地生活下去。对于现代学生而言,后者这样的感悟是多么地重要和可贵。

思考对策:

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情感的脉搏,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1、优化情感目标的预设。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五册《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当学生理解课文,感悟到了小女孩的优秀品质后,教师进行了追问:“这次实验中这位教育家要感谢的仅仅是这位小女孩吗?”学生进行思考后———

生1:这次实验获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他的两位小朋友都很配合,都很听这个小女孩的指挥。

生2:这位教育家还应该夸奖这三个小朋友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验做成功。

……

教学至此,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团结合作的价值体现,还需要老师空洞地说教吗?本节课,由于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正确的解读,没有囿于教辅资料所提供的把情感目标定位于感悟小女孩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而是通过及时地引导,在问题中积蓄了情感,充分体现了本篇课文的人文价值观,这种情感的感染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2、优化语文素材的加工。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人教版第四册《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设计的:将本篇课文的重点词语“钻研”书写后置,在阅读理解完整篇课文后,指导学生进行书写。之后,教师巧设问题: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词语吗?你最想把这个词语送个谁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有的说要把它送给自己,想成为一个像张衡那样刻苦钻研的人;也有的说要把它送给张衡,想夸奖他;还有的说送给爱因斯坦、牛顿这些伟人,因为他们的成就都离不开“钻研”二字……

这位教师将情感目标与“钻研”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书写、说话、交流,不仅让学生读准字音,识记书写字形,理解运用词语,同时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落实于无痕之处。

二、努力创设情感目标的发情点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受特定的情境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还能感染别人,形成潜移默化的“情感流”。学生的情感往往要依附于一定的可以感知的客观情境而存在,任何一种情感体验都是具体的,个体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因此,入情入境是创设情感目标发情点的核心。

教学案例:

某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三册《欢庆》一课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换词、说话等理解“献上、火红、枫叶”等词的意思,然后进行了充分地朗读,扎实地训练,但是整个课堂缺乏一种文本的意境——一个充满生机和喜庆的氛围。

现象分析: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一个符号世界,虽然语文教材较其他学科更具生动形象,但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思想、情感、价值仍然不可能被学生轻易地接受和理解。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形象直观是思维的主要特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借助于客观的情境,学生很难感知文字的本义和内涵。

思考对策:

情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它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情感不能给予,只能唤醒;不能强迫接受,只能主动感染。因此,情感目标的发情点要借助情境来唤醒、激发、巩固,甚至深化、升华。

1、借助教师语言。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当让学生体会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时,教师以轻柔舒缓的声音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和平、祥和的气氛;当让学生想像战争年代里狮子的饱经沧桑时,教师以低缓浑长的声音把学生带入到了在枪林弹雨里这些失去了幸福和快乐的卢沟桥狮子的沉沉的哀伤之中;接着,提高了调,带着激愤的语调控诉了日寇的残暴,把学生带入了无比悲愤的氛围之中。

能够驾驭语文课堂的教师,都是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教师用语言基调的变化,在学生心中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清晰、明白地表达文本、教师的情感,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情感得以呼应。

2、借助学生朗读。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某位教师以朗读贯穿始终,采用齐读、自由读、挑战读、表演读、师生对读等形式,以读引思、以读悟文、寓讲于读。朗读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情感的艺术手段。它既可以通过语言技巧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文本中的人、事、境、情和趣,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甚至还可以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激发学生的情感。3、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看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入境氛围。卢沟桥的狮子、“卢沟晓月”胜景、七七事变等就像一幅幅画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乐曲声、枪炮声、读书声……整堂课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在这乐曲声中,时刻流淌着真挚的情感。这些意境的创设,使学生入境入景入情。本是通过语言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知识等的限制,要与文本直接对话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当具体形象的画面的展现,拨动心弦的音乐的感染会让意境在学生心中冉冉升起,视觉、听觉、感觉所形成的兴奋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熏陶。

三、充分发挥情感目标的激情点

于漪在《语文教学谈艺录》所说:“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入情。”如果说学生头脑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么教师的教学激情就是火种,教师得首先燃烧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已首先要能被课文的人情美、言辞美所感动,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则难发。

教学案例:

某位教师在执教《詹天佑》一课时,以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了解了詹天佑设计铁路的巧妙之处,整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热烈的讨论氛围之中,最后教师以为詹天佑写颁奖词这一练习的反馈结束了课堂的教学。

现象分析:

本堂课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热情亢奋的状态,为活动而活动,为探究而探究,而对于当时詹天佑在何背景下修建设计这条铁路的,他对祖国的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师只是匆匆而过。因此,至课堂结束学生所关心的只是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先进,却始终未能激起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于是在反馈中,学生口号式的颁奖词大同小异,可见未能真正理解文本,情感目标的达成显然不到位。结束课堂时,教师的一声时尚的“bye-bye”更是让听课的教师听着不是滋味。这种口号式的、空洞的表白,显然脱离了本堂课的情感目标。教学中如果教师激错情、会错意,情不到、情过之,都会成为一种伪饰,一种矫情。

思考对策:

文本中流露出的情感总有差别,需要教师引领、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题、境、形象进行积极的创造与补充,从全局、整体角度去把握好作品中的情感。使之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1、以情传情。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

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在一次全国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一位特级教师对《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她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仅仅只是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的定位,而是通过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母亲的记叙,抓住词眼“好好活”让学生明白母爱,不仅是伟大而无私的,而且还用平凡的语言诠释了人生的真谛:活着,该怎么活?随着对文本越来越深入地理解,课堂的基调从悲伤低沉走向坚强激昂,学习者(包括老师)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铃声响起,师生们仍久久地沉浸在课堂之中。

2、借评促情。面对文本,学生自然比较稚嫩,教

师应交往互动,做情感的催发者;披沙拣金,做情感的裁剪者。一位教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教师问道:“在歌声中,在音乐里,此时此刻,同学们,你最想把掌声送给谁呢?”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教师融评价与激励、概括一起,真诚地鼓励着学生。教师富有激励的评价,不仅有效地激发和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而且对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深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结果。

四、充分关注情感目标的动情点

面对因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生理特征而有着各自独特的情感世界的学生,准确地把握他们情感发展的规律,充分地关注他们的动情之处,必然会让他们在文本中进行一次生命之旅。

教学案例: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进行《孔融让梨》这一节课的教学最后环节,教师提问: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给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教师颇感满意,正准备下课时,一个小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再选小的。”此时,教师不知是听到还是未听到,匆匆宣布下课。听课的老师饶有兴致地上前询问小孩,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孩子天真地抬起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

现象分析:

如果这位教师听到这样的精彩,肯定会感到十分地遗憾!为什么不让一让呢?仅仅是一分钟或是半分钟的时间而已呀,却错失了如此精彩的感悟。本堂课的情感目标不就是让学生学会从小具有一颗可贵的孝心吗?像这样出现在课堂上意外之音,恰恰是最可贵的可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呀!作为教师,是多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加以分析和取舍,去合理地挖掘蕴藏其中的潜在教学价值呀!

思考对策:

要在阅读中开发学生的情感潜力,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情感活动中,深入到理性层次“悟解”的高度,切入语言载体内部的情感世界,真正领悟文章的内在情意,并对文章做出力透纸背、鞭辟入理的情感判断和评价。

1、体验感知。文本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载体,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生命世界。对文本的体验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物化在文本中的生命体验重新体验并转化为身心内在体验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重构和复原,经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参与而生成个体化的全新世界。

真情的交融,培养起孩子善良美好的情感。情感在无意间激活了创新的动机,情感的火苗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展示了人格魅力。

2、感悟解情。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本的解读。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有一个过程,期间包含着儿童心理交流互动的进程。教师在课堂上放飞了一群蜻蜓,送上了一阵微波。孩子们的情感小河就荡漾起来了,很自然地就想找倾诉的对象。教师的共同参与更是让学生与人分享的欲望达到最高境界,感情自然流淌。

3、抒情泻情。情感目标的实施不能止于阅读过程中情感的由外而内的吸收,还必须有情感由内而外的抒发;不能止于入情得意,还要借物泻情,使情感言语化、实践化。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的情感,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情感教育中所谓“披文以入情”即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和自身之情结合起来。我们一齐来看《燕子专列》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为了拯救动物的生命,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学到这儿,看到这儿,我知道大家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情感在涌动。很想把这种感受告诉大家,有这种冲动吗?

师: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来为这列专列美化一下吧,在车厢里写上几句耐人寻味的话。开始吧!(学生自由写)

生1:人类和动物是朋友,要搭起和动物的桥梁。

生2:生命是生动的,亲情无处不在,动物是朋友,请好好保护它们吧!

……

古人云:“言为心声。”学生的写话习作应是其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的自然流露。所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完成了阅读教学的双重任务,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又是抒发学生心中情感,升华情感的有效方式。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当我们从情感的角度来审视教育过程时,我们认识到:只有重视文本所表现的情感,语文教学才会是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学生才会感受到语文的诗意和灵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才会“将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略谈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调动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