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痼疾

小编:admin

一、引子:“少慢差费”,待到何时?

1978年,吕叔湘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少慢差费”。认为:“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还恳切地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①应该说,语文教育界没有停止过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探索。

2004年2月15日,《中国教育报》转载了《光明日报》的题为《大学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一文,文中写到,有位老师告诉记者:“我曾经要求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病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而当记者向其他教师求证时,他们表示,没有精确的统记,‘但估计差不多吧。’”

2004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200多位专家、作家共同发布的“金山宣言”上这样评价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育的效率不高,社会对初、高中毕业生语文水平的不尽如人意反映强烈,而且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

②1978年时,学生中学毕业只上了九年学,“2700多课时”,教学效率的低下还可归罪于“四人帮”。可是现在的学生中学毕业是十二年啦,并且普遍的初中、高中都上早晚自习,也大多周末补过课,语文的实际周课时都不少于10节;普遍的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只看语文、数学,这两科的周课时也都多于10节。十二年下来,语文的上课数近5000节。吕先生若知道现在这状况,岂不喊“天大怪事”!

二十六年过去了,“少慢差费”的现状未见好转,还简直成了语文教学之特色。“少慢差费”,要待到何时?

1997年至今,从语文的什么“性”上去找问题,从教材上找问题,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上找问题,从考试的命题和标准答案及阅卷上找问题……,几年过去了,但语文教学的病情未见好转,还有加重之趋势,现在正实验的新课标也未必能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无序,是其教学效率低下的又一痼疾。

二、矛头:课程标准,标准何在?

新世纪初,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继出台,并逐年扩大实验范围,以期在全国推开。新课标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但中学六年(即义务教育课标中的第四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目标实在含混笼统,根本无法明确学年目标。

两个阶段的课标都从几乎相同的三部分一附录来设计。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三方面组成;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由总目标和四个阶段目标组成,高中阶段也有总目标,但阶段目标变成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部分是实施建议,均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四方面安排。其中的“课程目标”应该是课标的主体,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总要求和各阶段要求。

从这十二年的课程目标来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都有总目标。前者有阶段目标,把九年分成了四个阶段,小学六年,每两年一个阶段,初中三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或称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目标要求,这四个阶段,似乎能看出语文学习的渐进性;可是,中学六年,就仅有两个阶段目标,即义务教育阶段的七—九年级,高中的三年各为一个阶段。这种设计,其实质以及给人的感觉都如同站在高处远望,年级越低,离我们越近,于是我们看得更清楚;年级越高,离我们越远,于是让我们看得很模糊。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语文表演—体验教学法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热门历史课程的心得体会和感悟大全(13篇) 2023年重阳节活动总结及反思(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