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考

小编:admin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新课标”还指出,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

当前,高中阶段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应运而生。

选课制起源于18 世纪末的德国,其最初宗旨是让学生自由选修课程。1909 年,洛厄尔继任哈佛大学校长后,采用限定选课制代替自由选课制。到20 世纪初,选课制与学分制在美国得到普遍推行,但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选修课程做了种种限制。在我国,选课制起步较晚。上世纪前半叶,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西方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纷纷传入,选课制在当时的一些高等学府也逐渐兴起。然而真正快速发展成熟起来,还是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大学阶段,选修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选修课程的设置、实施和管理也日趋成熟,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其它教育阶段开展和实施选修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高中阶段,语文开设选修课程是一个尝试创新之举,因为,首先它在观念上突破了传统思维的范畴,把语文从课本、课堂、学校中部分地剥离出来,把语文置于自然、社会、人性的大背景之下,让语文真正地回到了生活当中。其次,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结构,这里的课堂、教室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它的功能不仅是师传生受的场所,更是师生、生生互动互学的交流平台。教师也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而是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其角色具有多元色彩,是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参与者;是施教者、引导者,也是学习者,地位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的教材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与教学相关的一切事件、人物,包括历史的、现实的,都是生动的教本,图书馆、阅览室乃至整个人类传统文化宝库都成了语文教学活的教材。比之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选修课程的开设,大大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使语文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枯燥转向丰富多彩。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为目的,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才个性以及道德品性的培养。选修课程的开设,使得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了适合自己的表现途径,成功的体验不再局限于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这些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潜力与价值,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同时,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语文固然需要接受语文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但是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就会变得苍白古板,面目可憎。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丰富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不断提高语文能力。而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1][2]下一页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课程语文高考的初步设想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劳保用品发放工作总结(模板5篇) 最新浏阳的秋天作文字 写浏阳(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