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小编:admin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失去了兴趣?》,这是发表2006年9月5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中的一篇言论,作者李先梓,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文中,作者说了对语文课改失去兴趣的三点原因:第一,语文课改中的全盘否定式批评,令我们信心全无。第二,专家们不绝于耳的课改争论令我们无所适从。第三,陈陈相因的语文高考形式对语文课改形成了难以跳出的藩篱,语文课改的举步维艰令我们心力交瘁。

李先梓老师说的高中语文课改,对此,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教研员,笔者不甚了解,但对于同样进行着课改的小学语文,却非常清楚。我以为:小学语文课改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且红红火火,广大语文教师和我们教研员充满了极大的信心。至于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文新教材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尽管难度较大,但生动形象,内涵丰富,故事性、人文性都很强,不但老师们觉得教起来有味道,有东西好嚼,学生们也十分喜爱,普遍认为可读性强,很有新鲜感。举个例子来说,尚未使用新教材的年级,他们的教师也经常选用新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作为补充教材给学生用。在许多公开课上,执教者往往选用新教材中的课文。教材是学科教学之根本,教材受到普遍欢迎,这门学科的改革还会没有希望吗?

第二,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前进的脚步。

谁也不会否认,新课程实施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异常活跃,在规模和频次上都大大超过了前几年。这中间,尽管有些活动的组织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但就活动本身的质量来说,许多还是相当高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纷纷亮相,都在共同探讨和研究如何用新的课程落实新的理念。这还可以从教师空前高涨的参与积极性中看出。教研活动的活跃,有力推动了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从教研活动中不但理解了新的课程理念,还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是课改的主体,教师有参与课改的热情和具体的经验,这对课改的成功无疑是有了重要的保障。

第三,共识鲜明和评价导向明确让教师们大方向清晰。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学专家确实在争论,观点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我以为共识还是相当多的,而且非常鲜明。比如:要扩大阅读量、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要结合现实社会生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语文实践等。不管是师范院校的,还是教研系统的专家,对这些观点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在测试评价方面,导向性也越来越明确,比如:尊重多元理解,题型的开放性、重视能力运用等,由于导向明确,教师们教学的方向也就比较清晰了。

李先梓先生从他所在的局部和高中阶段来看,也许对语文课改的感觉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站在全国和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课改的背景下来审视,就需要重新考量了。必须承认,高中语文课改和初中、小学的语文课改是有区别的,不同地区的语文课改也存在差异。笼统地说有兴趣或没兴趣、有信心或没信心,这或多或少有以偏盖全之嫌。

对小学语文课改,我充满信心!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最新大学生金融实训报告(模板16篇) 最新税务局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税务局办公室主任事迹材料16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