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极了与糟透了 教案教学设计

小编:admin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懂得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批评与赞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对儿子的第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难点:体会在生活中如何面对批评与赞扬。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文字、图片)。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对他将来的人生道路起很大的作用。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着很大作用。一个小朋友童年就听到了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妙极了”和“糟透了”(出示课题,齐读),这会给他带来哪些影响呢?

二、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汇报相互补充。)

三、自主发现,提出问题

你们已经初读了课文,感知了大意,知道了这篇文章写了两部分,你认为哪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呢?这一部分中你有哪些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并板书。

四、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1.出示要求,自主交流: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把“我”的童年故事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各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他们的评价吗?为什么?(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交流汇报:

(1)对于我的第一首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自由汇报。

②指导朗读重点句。

③追问:我写的第一首诗真的是好到了极点了吗?难道是母亲不会欣赏吗?原因是什么?

④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⑤你认为“妙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2)对于我写的第一首诗,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你赞成吗?为什么?

①指名自由汇报。

②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③追问:你有过和“我”相似的经历吗?

④我们来假想:如果当时父亲也和母亲一样对我的诗大加赞赏说“妙极了”,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⑤你认为“糟透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3.过渡:现在,我已经成了美国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顾我的成长道路,我感触很深,就在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请默读第二部分,看谁最先找得到?

①指名汇报。

②课件出示。

③教师范读。

④学生自由读。

⑤现在“为什么说仅有母亲的赞扬与肯定是不全面的”这个问题大家明白了吗?(指名答)

追问:如果仅有父亲的批评与否定全面吗?

⑥今天,我想把它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大家愿意接受吗?那就请大家试着背诵下来。

⑦根据课件提示学生试着背诵。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出示幻灯片)

(1)在()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自信,但过分自信,容易(),所以需要()。

(2)在()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所以需要()。

五、升华认识,延伸阅读

1.升华对“爱”的认识。

教师范读《爱》:

小小的童年,我幸运不随意,

小小的童年,我快乐无忧虑,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爱意,

留给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2.推荐课外读物《爱的教育》。

总结: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妙极了”和“糟透了”这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船帆。

附:板书设计

“妙极了”与“糟透了”

赞扬批评相辅相成,稳驾前行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学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方案(8篇) 2022年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方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