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谈

小编:admin

读懂故事

提炼精神——《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谈和上文一样,这也是一个故事。不一样的是,故事的主角从国外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变成了中国古代的史学家谈迁。课文的教学仍然可以采用上文的套路。读懂故事,提炼精神。本文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文章中成功地塑造并刻画了一个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人物形象——谈迁。

文章的第一段,讲谈迁自幼刻苦好学,立志并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这个“立志”非常关键,是文章的一条主线。另外在这一段,为了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坚定,作者运用了多个数字,如“一百多里路”,“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500多万字”等,读了,除了对谈迁的同情之外,还有深深的钦佩。第二段讲年近花甲的谈迁书稿被盗,但他没有被厄运打垮,决心重新撰写这部史书。这一段特别要注意对谈迁心情变化的感悟。首先是书成之后的喜悦,继而是丢失书稿后的痛苦,从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的字里行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最后是战胜苦难,挣脱痛苦,重新回到书桌旁,下决心再次撰写这部史书。先喜后悲再由悲转为树立更坚定的决心。仔细品读,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谈迁顽强的意志。第三段是讲,谈迁不顾年老体弱,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更精彩更翔实的《国榷》。这一段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非常精彩。

“一袭破衫”可见谈迁生活的贫苦,“终日奔波”显示谈迁的辛劳,“面对孤灯”更能看出他的孤独,再加上年老体弱等等,可是谈迁克服了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奋笔疾书,终于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明史巨著。最后一段,不仅是对谈迁精神的高度概括,而且启迪着广大的读者。人生难免会出现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倒,希望之光就永远存在。正如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所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谈迁,永垂青史!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在大海中永生》教材解读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大全(15篇) 收获启发心得体会收获体会(优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