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说勤奋》

小编:admin

本组编排了四篇课文《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初一看,觉得主题不明确,查阅资料后,方觉编者也是颇费心思的。这一单元四篇课文虽然文体相异,所写事情也涉及中外古今,但他们的之间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从不同的侧面启发学生如何“走向成功”。《说勤奋》告诉学生走向成功,要付出汗水和心血,别无他途。《李时珍夜宿古寺》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往深层次引领: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吃得这样的苦,为《本草》倾注如此大的心血?是心灵深处那高尚的追求!《维生素C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成功往往就是长期关注、强烈期待下,在某件事情促发下的瞬时灵感。《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则是大家在享受前人成功基础上,追求更方便的生活,追求更大的成功。

《说勤奋》是一篇议论文,在课文首尾很明白地表达了观点。一个设问句,让我们清晰地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一个“只有……才”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意义。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观点鲜明。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一句话具体显示了勤奋就是要付出“汗水和心血”,这样才能有成功的鲜花。于是作者循着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古、今两个成功者的事例。

司马光,是成功者,他的手中有鲜花——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他付出了“汗水和心血”——“躲”“一遍又一遍”“一直”“只要……就……”“警枕”等,可见他的“勤奋”,他从“小时候”到“长大了”到“19年”真可谓“一生勤奋”啊!他的勤奋为他赢得了成功。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知道司马光从小天资聪颖,再加上勤奋,有了成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紧接着列举了童第周的事例,意在告诉我们“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才。”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可见,他天资并不好,他“笨拙”。可是他“勤奋”。“每天”“天刚亮”“晚上”“总是”,足以见得付出了心血。因为“勤奋”,所以取得了成就——“成绩名列前茅”“完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这就是“勤能补拙”啊!华罗庚也是一个勤奋者,家庭条件不好,身体条件不好,可他依靠自己的“勤奋”成了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名言说的就是自己啊!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发现作者列举事例的匠心:天资聪颖的,要想有成就需要“勤奋”;天资不好的,只要勤奋也能有才成就。

这两个事例表面看是并列的关系,课文呈“总-分-分-总”的段式。其实,往深处一想,我们就发现了作者在论证观点时的严密:古人、今人,事例全面;天资好坏,一正一反。结果却都是依靠“勤奋取得了成就”。

这样一来,我们就明明白白把握了中心。

小学阶段初次安排这样的说理文章,如此凝练,如此严谨。学生读着,应该能依托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的。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一路花香》教学设计谈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认识创业心得体会(精选18篇) 最新初中运动会获奖感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