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牵全文

小编:admin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问题不在多,而在精。好的问题并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思维的提示,一段感情的线索,一篇长文的核心,是窥全豹之一斑,是缩千里之尺幅,是兴波澜之尺水。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当然要占有材料,材料翔实当然可以使你的课堂丰满充沛。但是,能不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是检验你的备课是否深入到了教材之骨髓的明证。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有一种感情、一个事件、一个哲理、一种场景,是作者集中阐释或展开的精髓所在。只有深人至此,课文的筋脉、血液、皮肉才能历历在目,胸有成竹。基于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调动自己的思维审美储备,大脑和心灵钻人课文的气韵精髓里去,打捞出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或者是文本肌理的关键,最终使课文的语言像网袋的网眼,而问题,尤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是网袋的提绳。提绳一握,而全文清晰。这是一种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教学策略。

《 寡人之于国也》 这篇文章被北宋哲学家程颐评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一章的。王道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引导学生理解王道,理解民本思想,成为教学难点。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作“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

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但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在梁惠王颇具指责的疑问中(何也?) ,孟子投其所好,用了“设喻”这一婉曲的劝谏方法。但人们似乎忽略了孟子的另一个辩论技巧——“偷换概念”。

“战喻”结束时,孟子看到梁惠王已进人了自己的诱导圈套,然后,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而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而黎,黑也,“黎民”,即黔首,先秦时统治者对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指出“民”指普通百姓。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夭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部老百姓”之义上了。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程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

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这真是一“民”窥王道!

本文是一篇不容易理解的文章。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不难理解的,那是历史课和哲学课的内容理解,而我们语文课要理解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如何从课文中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这里理解“通过语言形式表现”的内容,就是难的了。但如果抓住了一个“民”字即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文的效果。因为“民”既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全民,又是梁惠王“战争思想”的青壮年之半民。提出“文中‘民’的含义是什么”或者“梁惠王的‘民’和孟子的‘民’的含义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就具有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文章内容的作用,而且已经指向了文章思维的核心。

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这句话既适合于作者写作,也适合于教师备课和学生解读课文。一篇文章一定有一个根本的思维或者感情核心。写作者是在这一核心的驱使或规范下完成写作任务的,而教师和学生也是在寻找这一核心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的。教师备课设计教案的功夫主要表现在寻找“牵一发动全文”的问题上。

比如,教《 祝福》 时,提出“祥林嫂为什么会死”和“你认为祥林嫂问我‘有无灵魂和地狱’时,她盼望得到什么答案”,我们的问题就指向了文章内容思维感情的核心。围绕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扩展出一片广阔的思维空间:祥林嫂的死因以及祥林嫂在那种生存环境中的心态。这是关键问题对课文内容的扩展性。

比如,教小说《 项链》时问: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改变?问题既出,一时争锋四起,学生产生了四种看法:一是变了,二是不变,三是既变又不变,四是小说家只是客观地向我们展示这个人物的命运,并不在意性格变不变。学生的每一种看法,都不能凭空而论,必须以文本语言为基础,于是讨论的过程也就成了瞻前顾后深究课文的过程,同时也是牵动学生身心体验的过程。这是关键问题对学生思维的扩展性。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简报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控制网心得体会(专业18篇) 最新传统文化初三作文字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