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实录

小编:

对课堂教学的三点认识

1、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学任务的达成,

教学效果的实现,最终都要以学生的变化来实现.

教师无法也不应该取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进入情境与否,是隔岸观火还是身临其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儿童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儿童的情绪,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象的契机。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了广远的意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情境中。情境教学所展现的广远意境激起儿童的想象,而儿童的想象又丰富了课文情境。

2、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的内涵在今天已有了极大的扩展和深化,学习已不单纯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扩展到“学会学习”上。

俗语说:“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对人心有力量的东西是能引起我们欲望的,即对我们是有价值的东西。”对小孩来说,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能满足好奇心、能玩的东西,因此,

教师要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愿意学。

有了“愿意学”的意愿,还必须采取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欲罢不能”,主动深入地学。“教任何人都不可快于他们的学习进度。”因此,我们应把优化教学结构的重点放在科学的呈现教材方面,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强化学习的主动性。

3

教学成功的诀窍是以情感为纽带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人小情多,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实际上,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教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我们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何况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呢?我们可以说学生有情,

教材亦有情,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情感的纽带就连接、沟通在教材——学生——老师之间。

认识指导实践

《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条理清晰,描写生动,是进行语言感悟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为了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创设了让学生“当当文学家“和“考考科学家“的情境,让学生在求美求真的“力”的鼓舞下,得到情操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良好的课堂气氛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讨论,适时点拨;二是生——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不能让尖子学生受青睐,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苍蝇和蚊子虽不漂亮,但琥珀是美的;琥珀虽美,但这两个小东西的命运是悲惨的。大自然神奇,生命可贵,人道主义思想应从这里萌发!

教学实录

一.

导入,板书课题.:琥珀(提示其写法).

二.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要检查预习的效果。请看判断题,看谁反应快。

1)

琥珀是松脂球。错

2)

琥珀的形成差不多要一万年。对

3)

琥珀里都要有两个小虫子。错

4)

海洋与琥珀的形成有关。对

5)

琥珀只可以做装饰品。错

师:大家都能很快的判断,现在我们改正以上三道错题。但是老师只给大家一个字“不”,这次看谁先想好。

评议: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小学生天性喜欢竞争和比赛,以上的练习既复习了课文关键点,又训练了学生语感,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投入下面的学习。

三变序法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这就是琥珀(出示琥珀图)漂亮吗?

生齐答:漂亮。

师:说说这块琥珀的样子。

生:这块琥珀是黄色的,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生: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生:苍蝇的脚上有很多细细的毛。

生:苍蝇和蜘蛛脚的周围有一些圆圈。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小东西和我们常见的苍蝇和蜘蛛一样吗?(一样)

评议:观察美,描述美,苍蝇和蜘蛛当然不美,但是这里的两个小东西却让人只觉得美,教师带着怜惜的语调说“两个小东西”就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引导。

师:但这只苍蝇和蜘蛛可不一般,因为他们生活在———

生:一万年前。

齐读这一段

师:一万年前的故事,科学家是亲眼所见吗?

生:不是。

师:不是亲眼所见,那就只能是———

生:想象

师:说得对。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不用“想象”而要用“推测”这个词呢?

沉默一会有几个学生举手。一生答:推测这个词形象一些。

师反问:形象?

众生笑

生2:如果用“想象“这个词就显得这个故事是假的一样。

师:方向对头。你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啰?继续说。

生2:我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如果不是真的的话,就不会有这个琥珀。

师:讲得好。想在大家想一想:“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也是想象,和文中的想象有什么不同?

生1:一种是真的,一种是假的。

生2:“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头脑中想出来的,文中的故事是有证据的。

师:你认为的证据是什么?

生2:琥珀。

师:对。这两种想象都值得我们学习,前面的想象是文学家的想象,它追求的是美;文中的想象,即“推测”是科学家的想象,科学的想象追求的是真。

板书文学的想象——求美

科学的想象——求真

师:我知道我们很多同学有很远大的理想,有些想以后成为一名文学家,有些想当一名科学家。那么今天杨老师要告诉你们,科学家也要会欣赏美,要学一点文学;文学家也要学会怎样求真,有一点科学的思维。

评议:有理由相信这一段话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语文课又岂止是语言文字课呢?它对学生的意志、情感、人生态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巨大的。

四学习故事的前半部分

1、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学家,发挥文学家的想像,看看有什么感受。

听范读,闭目想象故事中的画面.

说感受(文学的想象):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生1: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生2: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生3:这是一个紧张的故事。

生4: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

评议:通过想象,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进入情境,陶冶情操,是情境教学的特色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里注意启发学生的不同的个体感受,并都加以充分的肯定。一句:“文学家”暗示了对学生的期待和肯定,使学生获得鼓舞。

2、慢慢品味,相信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感受。这么多同学这么多独特的感受,说明你们都有成为一个文学家的素质。现在我还要考考你们,有没有成为科学家的素质。科学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推测”。

请看考题:

只有滴下来松脂的足够大,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松脂滴下来的时机足够巧,才能________________.

(学生踊跃作答,略)

评议:“考考科学家”是教学手段方面的呼应,有调动学生情绪“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师: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我已经发现了不少小科学家。科学家的另一个特征是善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书中的材料造句,用上下列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只有……才……如果……就……

学生讨论3、4分钟左右,然后分组汇报。

评议:

学生要做出这组题目并不容易,需要对课文认真阅读分析,找出内在联系,然后才能运用上这些关联词语。这是“淡化分析,着重感悟”的体现。

教师基本上没有讲解课文,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读和练来让其获得感悟。在这里,重组课文语言是运用语言的训练;找出语言的逻辑关系是思维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的训练。

小结: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是真的发生过,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科学的推测。我们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在我们班发现了很多未来的小科学家。(师又笑着说)这么好的素质,可不要放弃,希望大家以后能梦想成真。

3、现在的这个松脂球就是琥珀,对不对?(不对)

师:想象它一直挂在这棵老松树上,挂下去,会不会变成琥珀?(不会)

为什么?

生:一直挂下去的话,它就会变没有了。

生:一直挂在这里的话,他就会风化的。

4、所以科学家又推测了下面的变化,齐读第8自然段。

表达练习:科学家之所以推测陆沉海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议:要把学到的知识变活,成为主体掌握的可资运用的东西,从而转化为能力,还应该具备一个外化的过程———不尽入于心,还要出于口。通过表达,通过尝试运用,使知识富于动态性和潜在的发展性。

5、知识拓展,地球上这样的变化很多,比如现在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一亿年前是海洋,人们在那里发现了很多的海洋生物化石;而现在的台湾,一万年以前是和祖国大陆联系在一起的。

评议: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学生所获不菲。

四、情感渗透

这篇课文讲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蚊子的故事,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故事,读读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多媒体出示苍蝇的故事,指名读

那只苍蝇头是绿的,翅膀也是绿的,眼睛还泛着绿莹莹的光。它停在那碗饭上,显出得意洋洋的样子。我只好叫老板换了一碗饭。刚坐下,眼前飘过一道绿影,耳边传来一阵嗡嗡翁的声音。唉,它又来了!

(读完,学生情绪很活跃,纷纷举手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

生:我的感受不同,这只苍蝇然人讨厌。

生:文中的苍蝇命运悲惨,引起人的同情;这只苍蝇破坏环境,让人厌恶。

师:你能看出作者在写这两个故事时的不同态度吗?

生:文中的故事,作者是怀着对苍蝇和蚊子同情的态度写的,我从“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和“这两个小东西”感受到;而后面作者是怀着厌恶的态度写的,要不不会在后面说“它又来了”。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万年前的苍蝇和蚊子与现在的苍蝇和蚊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他们所处环境不同,与人们关系不同,作者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们的感:受就截然不同,这就是文字的魅力,立志作文

学家的小作者们,可得好好努力呀!

五总结(略)

评议:又一只苍蝇,有奇峰突起的效果,完全不同的描写,完全不同的感受,“文似高山不喜平”,教亦如此呀!出学生意料之外,在老师掌握之中,达到学习的高潮。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了读写的兴趣。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琥珀》相关知识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湘少版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实用10篇) 建筑摄影心得体会 建筑周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个人自我总体评价大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