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阅读之升学指导丛书部分(26个文段)

小编:

初中语文课内阅读之升学指导丛书部分(26个文段)

一、现代文部分

(一) 《回忆我的母亲》(第6册)

①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②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③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④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⑤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⑥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⑦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始担相处都很和睦。⑧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⑨她自己是很节省的。⑩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11)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摩,至今还在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 .“母亲管束着我们……”一句用“管束”而不用“管教”,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下面两句的句式,原句有什么作用?

原句: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

改句:到八九十岁还要耕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填空:

A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的”一句是第 __ 句

B .最能体现“勤劳的家庭是有组织的”一句是第句。

4 .找出从宽厚、仁慈、教子严三方面写母亲的具体内容。(用原文回答)

①写母亲宽厚: ______ ③写母亲仁慈:_。 ③写母亲教于严:_。

5 .对写家人起床、家人劳作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家人起床句式整齐,写家人劳作用语错落有致

B .写家人起床句式整齐,写家人劳作句式整齐

C .写家人起床用语错落有致,写家人劳作句式整齐

D .写家人起床用语错落有致,写家人劳作用语错落有致

6 .这段文字写了母亲对作者的影响,下面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崇高精神的影响 B .深刻思想的影响

C .伟大理想的影响 D .优良品德的影响

答案 :

1 .“管教”侧重“教”,“管束”侧重“束”。“管束”有管教约束、使之不越轨的意思,比用“管教”更为妥帖。 2 .改句为一般陈述句,而原句为双重否定句,表肯定的意思,强调祖父热爱劳动的习惯终生不可改变。 3 . A ④句; B ③句。 4 ①任劳任怨,性格和蔼;②同清贫苦人,周济穷亲戚;③“不允许”我们染上不良习惯(或“母亲管束着我们”)。 5 . C 。 6 . D 。

(二) 《藤野先生》(人教版第6册) 过了一星期,句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本,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青学,血管学,神经学。

1 .本文段摘自___写的回忆录(藤野先生)一文。

2 .如用另一个标点符号代替文末的“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中的冒号,可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文中“添改”的含义不同于“添加”,因为它除了有“增加”之意外,还有 _____ 的意思

4 .如果将“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中的“便”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答: _______ 。

5 .对“我”之所以“很吃了一惊”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本,都用红笔添改过了

B .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C .交讲义要“一直继续到教完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D .看到藤野先生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留学生改讲义

6 .在本文段中,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言行,主要是为了表现藤野先生的什么?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

A .研究骨学,造诣很深 B .研究头骨,学术水平很高

C .治学严谨,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D .放弃休息,关心学生的生活

答案 :

1 .鲁迅又破折号 3 .改正或订正个不好。因为用了“便”字,能更好地表明藤野先生工作虽忙,但仍挤出时间为“我”批阅“讲义”,而且批阅得很快。 5 . C6 . C

(三) 《我的老师》(人教版第2册)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倩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 ____ ①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 _____(2) 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7 .如果将“迷迷糊糊、模模糊糊”恰当地填在文段中的①、②空缺处,应是:

① _____ ② ___ _

8 .摘引原文,回答作者记叙“梦里寻师”这件小事的六要素。

①人物:_ ②时间:_

③地点: ____ 。 ④事件的原因: ___ 。

⑤事件的经过: _____ 。 ⑤事件的结果: _____ 。

9 .对本文段记叙的人称的使用,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 第一人称 B .第二人称 C .第三人称外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10 .下列句子,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A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B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六尺远。

C .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D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答案 :

7 .①迷迷糊糊②模模糊糊 8 .①我、母亲②一个夏季的夜里 ③在家里的当屋④想念我的蔡老师⑤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走出席子六六尺远,想找蔡老师,母亲把我喊住。③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9 . A A . C

(四) 《一面》(人教版第2册)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控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11 .本文段选自(一面),这是一篇以为主的记叙文。

12 .选文的末一段,作者对鲁迅连用了五个不同的称呼,请你根据对这五个称呼所供的含义对应填写称呼。

13 .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作者赞叹鲁迅自我牺牲的顽强斗志的句子。

14 .文段中的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怎样的品质和意志?

答:_

15 .文段开头的人称是“我”,后来则改为“我们”,作者这样改用人称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

答案 :

11 .写人 12 ①朋友②同志③父亲④战士⑤师傅 13 .瘦 ! …毁坏了 14 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15 .既表达了鲁迅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又表明了劳苦大众对鲁迅的崇敬,同时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鲁迅精神。

(五) 《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教版第5册)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 21 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褪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上,_,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散人吗 ? ’“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

16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下面哪一个句子,才能使本文段上下陈述的主要着眼点更一致,语意更连贯?()

A .哭声惊醒了马玉祥 B .哭声惊醒了他一阵

C .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D .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17 .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哪一项?()

A .介绍马玉祥的年龄、籍贯、经历;

B .马玉祥与作者的谈话

C .写马玉祥由炮兵连调到步兵连的原因

D .写老妈妈的房子、窝棚被敌人炸毁了

18 .对本文段表现了马玉祥怎样的思想面貌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 .热爱朝鲜人民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B .像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C .渴望多消灭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D .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9 .本文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B .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C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D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0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哪一句?()

A .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B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土是可爱的吗?

C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D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答案 :

16 . C C . C C . A A . A A . C

(六)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人教版第3册)

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 1899 年才发现。

②那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挞荣的官员得了病。他懂得医道,每次抓来的药,都要亲自看过,然后煎熬。有一次,他偶然在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发现有许多好像文字的东西,他感到惊讶。于是把这家药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肝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文字。在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一己载了殷代的祭扫、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气象、政权组织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况。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

③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叫做简或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咸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到 8 到 14 个字。有的把简膜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筒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④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筒和木片有 120 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

1 .用横线画出文段中与成语“韦编三绝”有关的一个句子。

2 .在第一、二自然段中:

①主要介绍了什么?

答: ______

②末句加点的“可以说”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 _______

3 .在第四自然段中:

①作者采用了什么层次安排方式?()

A 连贯式 B .递进式 C .总分式认并列式

②作者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 分类别、列数字 B .举例子、列数字

C .列数字、作比较 D .举例子、作比较

4 .为使说明有条理,本文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答案 :

1 .传说孔子…多次。 2 .①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和它的内容②不能删去。因为“这些龙骨是书籍的雏形”,是根据现已发现的材料所推断出来的结论,所以必须在“是”的前面加“可以说”予以限制。 3 .① C C (2)B 4

(七)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教版第2册)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 70 米,深 60 米,中间高 33 米,体积达 86000 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十分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 , 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 500 个灯孔 . 灯光齐明的时候 , 就像满天星斗 .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 70 条瑰丽的光芒线和叙瓣馆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5 .本文段具体说明什么?()

A 万人大礼堂的体积 B .万人大礼堂的屋顶状况

C .万人大礼堂的灯饰 D .万人大礼堂的规模及屋顶灯饰

6 .本文段抓住万人大礼堂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

A 雄伟、精巧 B .精巧、壮丽

C .宽大、美观 D .雄伟、美丽

7 .本文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A 从上到下 B .从下到上 C .由总体到局部 D .由局部到总体

8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 举例子、分类别 B .举例子、作比较

C .列数字、下定义 D .列数字、打比喻

9 .本文段采用了什么层次安排方式?()

A 连贯式 B .递进式 C .总分式认并列式

答案 :

5 . D D 6A . C C . D D

(八) 《向沙漠进军》(人教版第3册)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 一种可以称为 游击战 . 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 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拨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 一种可以称为 阵地战 , 就是风 ( 甲 )__ 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 __( 乙 ) 的。当风速达到每秒 5 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民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显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 5 米到 10 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0.若将“移动 ` 推动”恰当地填在文段中(甲)、(乙)空缺处,应是:

(甲) _ _ 乙) __

11 .本文段的中心句出现在何处?()

A 段首五段中 C .段尾 D .没有出现

12 .为使说明有条理,本文段在安排说明内容时采用了_顺序。

13 .文段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____ 的说明方法。

14 .在“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句中:

①“主要”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答:_

②“主要”一词的使用,反映了说明文语言怎样的特点?请选择下列回答正确的一项。()

A 生动五形象 C .准确 D .通俗

答案 :

10 .(甲)推动(乙)移动 11 . A A 12.逻辑 13 .分类别、 打比喻 14 .①因为去掉后,就不能表明这两种方式是诸方式中主要的两种,就变成只有这两种方式了。② C

(九) 《人类的语言》(人教版第6册) ①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②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③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④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⑤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⑥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赶不上。⑦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⑧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15 .本文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A 人类语言的起源外人类语言的发展

C .人类语言的作用 D .人类语言的手段

16 .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一项?()

A 举例子队打比喻 C .作比较 D .描写说明

17 .对本文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应是哪一项?()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8 .本文段采用了“总分式”的层次安排方式中的哪一种形式 ( (

A.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19. 结合上下文 , 简述 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 中的 唯一 一词的表达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5 . D D . C C 17C . C C .文中说明人类语言来用声音作为手段有四大优点,而不足之处只有一点。用“唯一”恰好表达了这一意思。

(十) 《论雷峰塔的倒掉》(人教版第4册)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爱,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们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孟军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 c 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达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做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地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1 .填空。

①这段文字中,与“得道的禅师”中“得道”意思有联系的一个词语是□□。

②这两段文字有记叙、有议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引出□□。

2 .“白状元祭塔”之类事情写得很简略的原因是()。

A .这类事情“还很多”,难以全部交代。

B .这类事情“我现在都忘记了”。

C .这类事情因有迷信色彩而不宜多讲。

D .这类事情与本段的中心关系不大。

3 .比较下面两句话的不同说法,说说原句好在哪儿。

原句:钵益理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

【改句:钵孟理在地里,上面造起一座雷峰塔。

答:_

4 .作者在知道雷峰塔下没有白蛇娘娘后“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其深刻的原因是()。

A .祖母的故事生动有趣,给作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B .十分同清白蛇娘娘,仇恨法海样师和镇压过白蛇娘娘的塔。

C .一贯同情被压迫的妇女,希望妇女解放,也希望压迫妇女的塔倒掉。

D .雷峰塔已不是一般的风景堪,而是封建势力镇压人民的象征。

答案 :

1 .①非凡;②记叙议论 2 . D 3 .原句强调是镇压的塔,带有憎恶的感情。 4 . D

(十一 ) 《俭以养德》(人教版第4册) ①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 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 , 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②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别、伏国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③是鲁迅速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此其一。

5 本文段的论点是什么?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6 .为论证论点,作者在何处运用了事实论据?()

A .第一段 B .第二段 C .第三段 D .第二、三段

7 .写出本文段中的四组反义词。

①__②__ ③__④__

8 .对画曲线部分的三个短语可否删去一个的分析,恰当的是哪一项?()

A .可以。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使句子更简洁。

B .不可。三个短语连用,句子更有力。

C .不可。三个短语代表了物质生活的吃穿用三个方面。

D .不可。因为删去一个,就不能说是“过多”。

答案 :

5 物质的追求……作风。 6B 6B .①多少②是非 ③新老④吝啬大方或慷慨 8 . C

(十二 ) 《白杨礼赞》(人教版第3册)

①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速科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林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做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 本文段选自一写的(白杨礼赞),该文是一篇托物言 ____的散文。

2.对第③句中“好女子”的“好”的解释,恰当的是哪一项?()

A.美 B.婆婆 C.旁逸斜出

3.本文段的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

A.不能,四句是递进关系 B.能,四句是并列关系

C.不能,四句是因果关系 D.不能,第一句总括后三句,后三句是因果关系

4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对本文段赞美白杨树的思路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先扬后抑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B.先抑后扬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C.扬抑结合作铺垫,然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D.先场后抑作铺垫,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答案: 1.茅盾 志 2A3. A4B5. B

(十三) 《春》(人教版第2册)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un niang()。③鸟儿将某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呼亮地响着.

6.本文段选自写的(春》,该文是一篇优秀的写 __抒情散文。

7.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汉字。

8.文中“ ________”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9.在本文段四个句子中,作者是怎样从人的不同感官的感觉有层次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柔的“春风图”的?

答:第 __句从 ___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第 ___句从 ___觉写出春风的柔和;第 ___句从 __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答案:

6朱自清景7酝酿8.抚摸9.②嗅①触③、④听

(十四)《故乡》(人教版第4册) 这来的便是闰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襟;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夜间,我们又谈了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24.上述语段以 ___为序,记叙了“我”与闰土 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25.文章主要通过 ___、 ___、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闰土的生活痛苦及生活重压而变得麻木的精神状态。

26.夜间谈天,为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文中有一句话已做了暗示。这句话是:“ ________”

27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说明闰土懂规矩 B.说明闰土懂礼貌

C.说明闰土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之深 D.说明闰土待人接物循规蹈矩

28.对闰土叙说生活景况的一段语言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非难”是总括。人物只用三个字简短概括景况,表明人物对生活感到苦不堪言。 B.闰土的景况如下:多子女的负担、兵匪祸害、苛捐杂税、歉收闹饥荒、受乡绅欺压……

C.从闰土的叙说中可见造成农民困苦的根本原因是:盲目生育的观念;反动政府的欺压;生产技术落后带来的产量低下;城乡距离遥远造成的商品经济落后。

D.四处省略句既表明闰土的苦楚多得不知从何谈起,也表现了闰土悲叹没活路却又不知怎么办的迷茫。

答案:

24.时间久别重逢25.相见相聚26.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27.C28C

(十五)《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第6册)《变色龙》(第4册)《我的叔叔于勒》(第6册)对比[甲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优惠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够热闹了。”

〔乙 ]“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惠子都拿烟卷戳在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 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河夫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丙 ]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竞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 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

29.〔甲〕、〔乙]、[丙〕三段文字都运用_手法表现出三个人物态度的前后变化。

30.[甲]、[乙]、[丙]三段文字,描写人物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哪一项?()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外心理描写

31 [甲〕、〔乙〕、[丙]三段文字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下列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甲〕自私虚伪〔乙〕媚上压下 〔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B.[甲〕自私冷酷〔乙]专横恣肆 [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C.〔甲〕自私冷酷〔乙〕专横恣肆 [丙〕利欲熏心、老奸巨猾

D.[甲〕自私冷酷[乙]媚上压下 [丙〕装腔作势、阿谀逢迎

32.在[甲〕段文字中,“母亲突然暴怒起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_

33.在 [乙 ]段文字中,决定奥楚洛夫对同一条狗的不同称呼和处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___

34.在 [丙 ]段文字中,疾忙修书二封的疾忙二字表现了贾雨村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

答案:

29 .对比 30. B 31. D 32.证实卖牡蛎的是于勒,想到自己的希望落空33.狗是不是将军家的34急切邀功访赏

(十六) 《有的人》(人教版第4册)

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做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 11月 l日于北 京

43.选出朗读时语气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A.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B.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D.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44.填空。

①这首诗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运用了 ___的表现手法。

②诗的第一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人:一种人虽 _______犹 _____,另一种人虽 ____犹 ______。

③诗的第二节用一个“_”字,一个“_”字,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相反的态度。

④“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从鲁迅的名句“ ________”化用而来的。

⑤诗的第五、六、七节对应呼应第 ____、_、一节,写了人民群众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

45.用横线画出诗中说明反动阶级的下场的有关诗句。

4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

47.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并指出它们是押什么韵的。 答:_

答案:

43. D44.①对比②生死死生③骑俯④俯首甘为孺子牛⑤二三四指.人民把他摔垮;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物.赞颂鲁迅,鞭挞反动阶级;揭示为了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47.“大、马、垮、他”押“才’韵; “烧、早、草、到、高”押“ ao”韵。

(十七)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人教版第6册) 贾雨村断完了案子之后,又干了两件事情:一是修书一封给贾政、王子腾道:“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二是将深知其底细的门子“远远的充发了”,才感到功成心送了。联系这个结局,阅读下文:

雨村听了也吸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又看上了这奖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且不要言论他人,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倩,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进,岂可因私枉示,是实不愿为的.

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杰出的小说家一,(红楼梦)与(》、(》、(》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2. 文中有一处使用了破折号,其作用是()

A转变话题 B.解释、说明上文(表意思递进)

3.“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结合这一回的结尾,想一想贾雨村此时问了这一句话,表现什么心情?正确的是()

A.感到案情尚不清楚,让门子提供线索。

B.案情是清楚的,但存在着利害关系,何去何从,一时定不下来,只好提出来问问门子。

C.其实,对此案如何断法他早已心中有数,明知故问。让门子替他说出来,也探探门子的心理。表现了贾雨村为人老谋奸诈。

D.表现他刚上任要报效朝廷,为了公正断案,多方面征求意见。

4.对这段文字最后画线的一句话,有以下理解。找出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

A.表现贾雨村判定事关人命的大案时,内心“秉公”与“因私枉法”两种思想的斗争。

B.明明是要“因私枉法”,错断人命大案,当着门子面却说“实不忍为”,表现了贾雨村心口不一,善于掩饰的狡猾性格。

C.当着门子的面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是因门子深知其底细,他不得不用一些话来遮掩。

D.为其故意错断命案、因私枉法,制造正面舆论,也向门子暗示了他不得不为之的心理。

答案:

1.曹雪芹(水讲传)(三国演义 )(西游记)2A 3. C4. A

(十八)《最后一次讲演》(人教版第5册)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11.上文是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的头一段,他针对___先生在昆明被____的事件发表评论。(2分)

12上文的评论中心是()。(3分)

A.这件事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B.李先生无罪,不应遭此毒手

C.李先生没有失掉中国人的良心

D.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

13.文中两个加点的“而”都属连词,前者表示_关系,后者表示_关系。(2分)

14.上文表现作者什么精神()。(3分)

A追求光明、勇敢无畏 B.追求真理、视死如归

C.坚持正义、不畏强暴 D.敢于反抗、大义凛然

答案:

11.李公朴国民党反动派暗杀 12. A 13.递进、转折 14. A

(十九)《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人教版第6册)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不大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5.上文选自《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该文节选《 》,它是我国清代杰出小说家 __所作的优秀古典小说。(4分)

16.从上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中心。(3分)

17.雨村把门子充发到远处的原因是 ___ 。(用原文的文字)(3分)

答案:

15.红楼梦曹雪芹 16雨村河清枉法,胡乱判案17.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 (二十)《向沙漠进军》(人教版第3册) 1.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②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三千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一千五百小时,华北地区也干过两千五百小时。③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热,煮水,做饭。④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⑤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18.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 ____(3分)

19.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A.从现象到本质 B.从特点到用途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概括到具体

26.第三段中画线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其作用是说明 ____(4分)

答案:

18.人类可以利用日光为自己服务 19. C20. B21.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二、古文部分

(一)《曹刿论战》(人教版第6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判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手,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间__③加_ ③福__④狱_

2. 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以天下之所顺 B.以塞忠谏之路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 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是()

A.属作文以记之五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神情与苏、黄不属队司命之所属

4.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战?(为什么去作战呢?) B.齐师伐我。(齐国军队攻打我。)

C.弗敢专也。(不敢独自专有使用。) D.小惠未徧。(小思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2. 将“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成现代汉语。

3. 曹刿战前跟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他 __战略思想。

4. 答案:

(-)1.①间:参与;②加:虚夸、以少报多;③福:赐福、保佑;④狱:案件。 2. C3. B4. D 5.可似凭这一点(对人民尽职)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6.取信于民。

(二)《出师表》(人教版第6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掉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简拔”的意思是____“遗”的读音是。 ___

2.诸葛亮在出师前上表荐贤时说它中之事、营中之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从上文中找出三个字回答。 答: _________

3.诸葛亮认为“营中之事”询问向宠的理由是哪些?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B.先帝称之日能,众议举宠为督

C.(向宠)志虑忠纯,能稗补问漏 D.咨之能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诸葛亮以光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作对比,想说明什么? 答: ________

5.翻译“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l.选拔 wèi2.亲贤臣 3. C4亲贤臣,远小人,关系到国家的兴亡5.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三)《口技》(人教版第3册)

当是时,妇手拍几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地初醒声,夫叱大地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创民,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见,夫齁声起,妇拍此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地齐界。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胜战战,凡欲先走。

1.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众妙毕(一下子)备 宾客意少(稍微)舒

B.稍稍(渐渐)正坐 中间(夹杂)力拉崩倒之声

C.虽(即使)人有百手 不能名(名称)其一处

D.众妙毕(全、都)备 几(几次)欲先走

2.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和不应该有的声音都有

B.没有不应该有的声音

0C.杂乱无章,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D.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出现的

3.与“不能名其一处”的“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名副其实 B.名正言顺 C.不可名状 D.名存实亡

4.与“以为妙绝”中的“以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为然 B.乐以为先 C.柔以为轮 D.信以为真

答案:

1. B2D3. C4A

(四)《马说》(人教版第4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与“才美不外见”的“见”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满坐寂然 B.停车坐爱枫林晚 C.杂然相许 D.文过饰非

2. 与“食马者”中的“贪’读音和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食不饱,力不足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 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几项()。

A.策之不以其道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执策而临之 D.马之千里者

4. 对①“其真无马邪?”②“其真不知马也。”句中的两个“其”字解释正确的是()。

A.①表反问语气,“难道”;②表推测语气,“恐怕”

B.①表选择语气,“是”;②表选择语气,“还是”

C.①表并列关系,不译;②表并列关系;不译

D.①表代词,那;②表代词,那

答案:

1. A 2BD 3. AC 4A

(五)《陋室铭》(人教版第4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贱之劳形。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①“斯是陋室”,②“推吾德馨”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①代词“这”;②副词“只” B.①代词“那”;②介词“因为”

C.①代词“这”;②介词“因为” D.①代词“那”;②连词“因为”

2.与“斯是陋室”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 B.是非功过 C.唯利是图 D.此是贤达

3.①“丝竹”和②“案牍”在文中指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A.①原指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②官府的公文

B.①古代乐器;②桌子、椅子

C.①丝调和竹笛;②案板和文书

D.①指文人乐师;②指达官贵人

4.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可爱者甚著(多);②自李唐(唐朝)来

B.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不译); ②濯清涟而不妖(形容词,“清”的意思)

C.①亭亭净植(树立),②亵玩焉(靠近并乱摘)

D.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承接连词); ②濯清涟而不妖(转折连词)

5. 这两段文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叫什么名字?选出正确的一项()。

A.唐朝刘禹锡和晋代陶渊明 B.唐朝韩愈和宋代周敦颐

C.唐朝刘禹锡和宋代周敦颐 D.唐朝韩愈和晋代陶渊明

6.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A.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B.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C.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知劳形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答案:

1. A2. D3. A4A5. C6. B I

(六)《核舟记》(人教版第3册)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方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腾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祸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抽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32.解释加点词。( 2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②讪右臂支船()

33.指出各组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3分)

A.峨冠而多髯,吾徇徇而起 B.挂念珠倚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C.珠可历历数也山间之四时也 D.中间为东坡或异二者之为()

34.根据题目要求填写。(2分)

①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短语是 ______。

②写佛印外貌神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

3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意思。(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答案:

(五)32.①极、非常②居33. C34.①峨冠而多髯②绝类…… 不属 35.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父亲的信》阅读理解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如何写小学生走进敬老院活动方案(4篇) 最新兼职客服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