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迅“抄古碑”说开去

小编:

———读《<呐喊>自序》有感

1906年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决定弃医从文,于是在东京创办进步杂志《新生》,但寄予了鲁迅先生热望的《新生》最终被扼杀于萌芽之中,于是失意的鲁迅来到北京寓居于绍兴会馆,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也就是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抄古碑。

鲁迅先生着手抄古碑,我觉得应有如下几种复杂的感情夹杂在其中。

首先是苦闷、彷徨、逃避现实。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有意无意地拔高对鲁迅的理解。鲁迅被看作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革命者,他的文章被看作是刺向敌人的匕首、投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被当作鲁迅先生的人格写照,这些都是无庸置疑的!但我们忽视了伟人的成长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新生》创刊失败后,正如鲁迅所说“凡有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可见鲁迅当时确感到孤独、寂寞、彷徨,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最终他选择了抄古碑,因为在复古的幻想中更能让他逃避现实!可见,先驱者的勇敢行为往往不被世人理解、拥护,所以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象许多人一样鲁迅失望后也曾彷徨过。

其次,抄古碑也是鲁迅对自己救国救民道路的反省,鲁迅青年时作过两个梦,一个是立志学医,期望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同时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另一个是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来改变麻木愚昧的精神,但这两个理想都破灭了,于是鲁迅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正如他所说的“然而我虽然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先生此时正在逐渐克服那种对自己期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他正在思考、探寻救国救民的真正道路!

最后,还可以认为抄古碑是爆发前的力量积蓄,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所以抄古碑不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消极态度,连鲁迅也惊呼“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居然”一词是出乎意料之意,可见鲁迅当时不愿如此可又找不到出路而不得不如此的苦闷心情,所以一得到《新青年》的将令,鲁迅便开始作文呐喊,可见抄古碑是梦的破灭和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的力量积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鲁迅先生那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以上浅见,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一只思考的蜗牛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专业申请不予逮捕的申请书范文(16篇) 2023年社保退保险申请书 员工购买社保交保险申请书(模板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