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一文教学设计。

小编:

《鸬鹚》是一篇文辞俏丽、意境深远的经典美文。生动的语言,精炼的描述,立体式地勾勒出一幅风光秀丽、平静祥和、默契悠然、如诗如画的江南田园生活图景。

《鸬鹚》这篇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美散文,我执教过好几次了,也听过许多名师执教。这一次重读课文,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体会。

首先,课文的背景应该是江南某平原地区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而不是繁忙的江南水乡渔村。课文一开头就这样写道:“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岸边有几棵垂柳,垂柳外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一望无垠的稻田”边镶嵌着几个“镜子小湖”,这不就是江南农村特有的地理风貌吗?显然,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以种田为生的农民,而不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

捕鱼对这里的农民来说,仅仅是种田劳动之余,一种业余性的、休闲性的劳动。在这样的农村,农民捕鱼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在一般情况下,是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为了表示热情,会摇着船,带上鸬鹚,去捕几条鱼来招待客人,图个新鲜。就像在自个的鸡窝里抓一只鸡,菜园里拔几个萝卜,一切都是自个生产的,既方便,又新鲜,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可是从我念小学到现在,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这位农民错当成了渔民。虽然课文中多次出现“渔人”这个称谓,但“渔人”和“渔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渔人”泛指所有捕鱼的人;“渔民”专指以养鱼、捕鱼为生的人。如果这位“渔人”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民,他为什么“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来捕鱼呢?而且面对“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说明小湖里鱼特别多)的情况,他不问多少,他不贪不恋,一会儿工夫就悠然地摇着小船回家了呢?

显然,渔人的捕鱼就是为了给自家的晚餐增添一道佳肴而已。鸬鹚在农民的生活中,就相当于一般农家饲养的鸡(下蛋)、牛(耕地)、马(拉车)一样,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生活小帮手,唯一不同的是鸬鹚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作者正是抓住了“鸬鹚”这一特有的小精灵,来一个管中窥豹,情动而辞发,展示乡村农民的一种悠然自足的生活。文章以“鸬鹚”为题,以“鸬鹚捕鱼”为背景,是散文常用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和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羡慕的不单单是鸬鹚捕鱼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丰富多彩、恬静舒适的乡村生活;文章的主旨也不单单是为了表现捕鱼的欢乐,而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所以,文章并没有对鸬鹚的外形、习性、捕鱼的方法等做具体细致的刻画与描述,但是文章却巧妙地抓住了“鸬鹚捕鱼”这一最富地域特色、也是最具乡土气息的精彩一幕,将这个偏僻乡村的迤逦风光和悠然默契的田园生活,画卷般的、活生生地铺展在我们的眼前。

如配上一段轻缓悠扬的《牧童短笛》,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或者静静地聆听,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美文呀,必定令我们的孩子思绪飞扬:我们可以从渔人的轻轻“一抹”,感受到渔人与鸬鹚间“心有灵犀”的默契;我们可以从鸬鹚翅膀扑打起的“跳跃浪花”,体会到鸬鹚与小湖间“嘻闹无限”的愉悦;我们可以从渔人的“悠然自得”,看到那“一望无垠的稻田”升腾起来的丰收的希望;我们可以从那四起的“袅袅炊烟”,听到宁静的农家院子里传来孩子们银玲般的书声、笑声;我们沐浴着那穿过柳梢,掠过湖面,迎面吹来的阵阵清凉,甚至能从这清新的空气中闻到泥土的芳香,于是忍不住舒展鼻翼、张大嘴巴,尽情地“呼哧呼哧”起来。

那里的绿水,那里的翠柳,那里的鱼,那里的人,那里的船,那里的鸬鹚,那里的炊烟,那里的稻田,无不散发着清晰迷人的田园气息,无不流淌出农民“丰衣足食、悠然惬意”的幸福笑意,无不显示出这里万物间的和谐、祥和、默契。

因此,我将《鸬鹚》教学重点定为:透过迷人的乡村风景,抓住“鸬鹚捕鱼”的生动画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农民悠然自得、平静祥和的生活,全方位的体会作者对悠然平静的田园生活的真情赞美与深情向往。

但这也恰恰是教学难点 ,因为课文所描写的那种平静、祥和、悠然、纯朴的乡村生活,已经远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对充满激烈竞争、充满物质追求的现实生活,学生对渔人的生活态度会感到一种难以接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这种乡村生活人与环境的“和谐美”,看不到农民生活的那一种朴实与憨厚,学生是体会不到捕鱼的乐趣的,学生对田园风光的自然美的感受也只能淡淡的、肤浅的、不留痕迹的。

我总觉得,优美散文的字里行间,往往蕴含着一种特有的“灵气”,这种灵气就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趣。教散文,最为要紧的就在于把握文本的“灵气”,引导学生诵读、细思,生发、延伸,不但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而且能给他们以生活的力量和有益的启迪,提高他们审美的情趣。教学《鸬鹚》,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渔人“丰衣足食、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从哲理的角度讲,懒惰得不到美、得不到快乐,但贪得无厌也背弃了美、背弃了幸福,这里的渔人能够尽情享受悠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就在于他既不懒惰,也不贪得无厌,通过自己的劳动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渔人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渔人的“悠然”,不是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懒散,也不是高枕无忧、不问收获的闲散;既是对鸬鹚的信任,又是对生活的自信;既是对今天丰衣足食生活的一种自得其乐的流露,又是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充满希望;是勤劳之后的小憩,是富足之余的享受,是对自然、生命、生活的诚挚热爱。

顺着夕阳的柔光,听着鸬鹚捕鱼欢快的节奏,透过渔人悠然而起的烟圈,轻轻撩起岸边那一帘垂柳,我们会蓦然发现:啊!渔人的生活,原来别有一番风味……

多维立体的课堂 自主发展的天堂

——《鸬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鸬鹚捕鱼的场面,让学生对鸬鹚和鸬鹚捕鱼的情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夕、窄、抹、柔、喉、拣、抛、痕”,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抹),形近字的比较(“夕”和“歹”),音近字的区别(“拣”和“捡”)。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5、互助朗读

请学生按照“平静—打破平静—恢复平静”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结构。并且熟读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部分,准备带领同学齐读,交流朗读课文。

6、现场迁移

合上书,请学生思考:教师在“鸬鹚”前面加一条横线,请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回忆,在横线上加上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如:灰黑色的鸬鹚)。

课文除了写到鸬鹚以外,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还写到了那些景与物?

绿油油的湖面,一望无垠的稻田,悠然的渔人,粼粼的波纹,跳跃的浪花,袅袅的炊烟,碧绿的垂柳,柔和的夕阳,鲜活的鱼儿

(请学生到黑板板书,学生可以凭借记忆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得出的合适的新词)

7、活学活用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理解与黑板的板书,自由地说几句连贯的话。

第二课时

1、步入“悠然”的课堂

《鸬鹚》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一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一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 “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悠然”的神态

(1)教师板书“悠然”,然后问学生:“悠然”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悠然”地干什么?

(2)学生“悠闲自得、无忧无虑”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渔人的“悠然”。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无忧无虑、悠闲自得”?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 “无忧无虑、悠闲自得” 的“悠然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

3、领悟“悠然”的内涵

(1)渔人既然是来捕鱼的,他就应该想办法尽量多捕鱼才是,太阳都快下山了,他怎么还能“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呢?渔人为什么能够这样悠然自得呢?

(2)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思考,同时提醒学生每个人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思考就可以。

A渔人是以种田为生的,还是以捕鱼为生的?(“一望无垠的稻田”:丰收的景象)

B渔人捕鱼的目的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换几个钱,还是拿回家做一顿美餐自己享受?(“夕阳西下”:不贪)

C小湖里的鱼是渔人放养的,还是野生的?(鸬鹚捕鱼不分大小:野生)

D渔人对鸬鹚捕鱼的本领,他放心还是不放心? (“列队的士兵”:渔人对鸬鹚充分信任)

E鸬鹚和渔人,他们配合得好不好?(“一抹”:默契)

F渔人是一个懒惰的人,还是一个勤劳的人?(种田捕鱼:勤劳)

(3)小组交流。要求:听听同学的,再想想自己的,总结出更合理的,不要瞎争论。

(4)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发言,注意引导学生朗读好相关的语句与段落。重点是第一自然段和“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这几个提示性问题既简单,又有趣,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读课文,当学生的不同答案汇聚在一起时,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渔人的“悠然”,是因为对鸬鹚的信任,是因为对小湖鱼情(鱼多)的熟悉,是因为不“贪得无厌”,是因为稻田丰收,是“勤劳”之后的“悠然”。)

4、感悟“悠然”的生活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第一自然段。前面学生理解到渔人的“悠然”是“不贪、信任、丰收、默契”的流露,这里的齐读不是重复,而是理解之后的更深刻的感受。

(2)通过刚才的学习,从渔人“悠然”神情中,我们看到了渔人与鸬鹚的默契,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稻田的丰收景象,更明白了渔人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难道渔人的悠然就仅仅只有这些吗?

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渔人家里的老人、孩子、渔人的妻子,以及渔人的邻居,他们和渔人的“悠然”有关系吗?

(经老师的这一点拨,学生不难感受到渔人“悠然”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从渔人悠然的神情,看到渔人悠然的生活;从渔人悠然的生活,联想到整个乡村悠然平静的生活,这样的渔人只是千百个纯朴勤劳的乡村农民的一个代表而已。)

5、提升“悠然”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鸬鹚》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渔人如诗如画、悠然平静的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小船,水鸭;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多维思考——立体教学的生命

——《鸬鹚》教学后记

立体教学是对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描述,是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的理性概括,它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审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形式、教学目标 及教学全过程,这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目标 三维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功能综合化等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角度出发,展开多维互动的立体教学就是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现代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操作,教学《鸬鹚》的成功,让我再一次领略到立体教学“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都源于多角度、多层次的多维立体思维。

1、多维思考——准确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

多少年来,我们在教学《鸬鹚》这篇课文时,一直停留在欣赏“优美的风光和鸬鹚捕鱼的乐趣”上,现在看来,又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平面化呀。这一次在课文的人文内涵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大突破,主要就是抓住了夕阳、稻田、鸬鹚、渔人、炊烟等多个方面的景物间的联系,突破了“鸬鹚捕鱼”的狭隘思维框框,既在横向上拓宽了视野,又在纵向上深挖了内涵,同时横向景物与纵向的意境随着作者内心情感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情趣盎然的立体乡村生活图。

表面上看,教学的成功就是巧妙地抓住了“悠然”这个关键词,实际上,抓住“悠然”就是多维思考的结果。如果不能够从多个角度研究课文,即使抓住了“悠然”,也只能是理解到“悠闲自得”而已。“悠然”是一个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田园生活的一个入口,正是多维思考的研究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才会有主体发展的广阔时空。缺乏开放思维空间的课堂,只能成为平面化的、片面化的和单一线性化的语言技能的操练场。

2、多维思考——创造主体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说得再透一点,就是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创造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条件与环境,要为每个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建构多维开放的立交桥。比如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有发言权、有参与的机会,识字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哪个字我在哪里见过(找老朋友),哪个字很有趣(找新朋友),哪个字特奇怪(找怪朋友——指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学生你一个我一个,不知不觉依靠学生的力量就完成了生字教学。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觉得自己哪个句子朗读有困难,就请同学来帮助自己;自己觉得哪个句子同学容易出错,可采取主动攻击来考察某个同学;当然,如果觉得某个句子自己特别喜欢,就可以自己来当一回老师,带大家朗读。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学力和个性扬长避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学习交流。这样,第一课时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又如第二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和感受渔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首先引导学生理解“悠然”字面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学生见过的“悠然” 的场景,从文本到生活,拓展了课堂时空。在此基础上,从捕鱼的时间、捕鱼的目的、捕鱼的方法、捕鱼的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设计多个导读题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开细读、生发、研究,当每一个学生细细研究后,大家的思想与感受交汇在一起时,每一个孩子的内心突然间升腾起来的那种对渔人悠然生活的向往、羡慕与憧憬,突然间爆发出来的那种欣喜若狂的场景,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那份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当每一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时,那一条条清晰的思路,就如一汩汩清澈的泉水,激活孩子们的思维,让我真切的体会到“班级教学”这种群体教学形式所蕴含的群体智慧的巨大创造力。正是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创造性个性思维,“鸬鹚捕鱼”展示的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美丽画面,而是渔人悠然自得、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教学难点 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突破。

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六个多维思考题,就是创设多维的、个性化的思维空间,学生才有了自主发展的机会与方向,课堂才能实现以学生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连锁共鸣的多元化教学才能得以实现。过去,我们对人文性的内涵不敢深挖,认为小学生达不到那种境界,感悟不到那么深的内涵,偶尔一深挖,就得一步一步牵着学生找答案,死气沉沉。实际上是完全低估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以教师权威性的单一线性思维限制了原本活跃的学生群体思维。多维思考,就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铺路,就是要努力构建多维发展的课堂结构。如果我们不能学生的实际出发,就不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活动。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实质含义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资源”,我们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才能真正服务学生,才能实实在在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多维思考——获取“一石多鸟”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语文界争议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感悟”与“训练”,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单一思维在作怪。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就是对传统单一线性思维的挑战与突破,语文教学不是要在“感悟和训练”之间作非此及彼的选择,而是完全能够“鱼与熊掌兼的”,而且必须是“鱼与熊掌兼的”。语文教学长期来习惯于追求百发百中、各个击破的单打一教学方法,随着语文教学的时间越来越少的发展趋势,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种单打一的教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课标》“三维教学目标 ”的实质就是,我们的每一步教学策略都不能只有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要从学生的情感、心理,教学的内容、形式,语文的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立体思考,也就是在一个显性目标的背后应该有意识的包含多个隐性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的功能原本就是多维性的,《鸬鹚》的教学,不论是初读还是细读、品读,不论是识字还是理解词语、感悟内涵,都特别关注了知识、能力、思维、情感,而且都是有意识的教学策略。如:第二课时的导入 “步入悠然的课堂”,并不是简单的要学生猜老师的谜底“悠然”一词,这个猜的过程学生说出了许多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我就顺势引导学生你一个我一个的理解这些词语,学生猜对了行,最后没猜对我自己揭开谜底也无妨。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既激发了兴趣,又了解了学情;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性;既导入 了新课,又巧妙的完成新词理解的检测。这就是立体教学追求的“一石多鸟、一发百中”的立体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说:“发挥语文教学的多功能优势,课由平面而立体,知识覆盖面就广,能力训练多角度多侧面,学生可获得多方面的培养,课的容量就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面对语文教学的课时越来越少的现实,如果我们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多功能优势,不能立体的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在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道路上,我们就会更加显得力不从心、手忙脚乱。

《课标》强调的“教学目标 的多维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结果的多元性”等现代教学理念,就是在呼唤语文教学的多维思考。这和立体教学强调要多层次、多角度的审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等语文教学全程的教学思想完全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才能构建多维开放的主体学习时空,学生才有可能得到个性的发展,教学效率才真正得到提高。所以,多维思考就是立体教学的生命,也是现代多元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