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琵琶行》中的“转”

小编: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一句,其中的“转”,很多唐诗选本没有注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唐诗选》、北京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唐诗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元白诗选》等。高中语文教材多选有此诗,但对于“转”也多半语焉不详,所以很多师生不知道它的特殊性,按照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来理解它,认为是“转变”之意。

在中古汉语中,“转”不仅可以用如动词,在很多情况下,它还可以放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前,当程度副词用,义为“更加”。如:

1、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世说新语·雅量》)。

2、宠得书愈怒,攻浮转急。(《后汉书·朱浮传》)

例中的“转”和“愈”相对使用,可见“转”与“愈”意义相同。

在中古诗歌中,“转”用作程度副词更为常见,王瑛先生早已发之,如:

3、树寒条更直,山枯菊转芳。([北周]庾信《从驾观讲武》)

4、接枝秋转脆,含情落更香。(同上,《奉梨》)

5、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卿月益清澄,将星转光芒。([唐]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这些例子中的“转”和程度副词“更”“益”相对成文,意义当相同,都是“更加”的意思。

在中古汉语中“转”不仅常和“益”“更”对举使用,还常常同义连用,如:

6、一闻说尽急难材,转益愁向驽骀辈。([唐]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

7、孤光照还没,转益伤离别。([唐]陆龟蒙《月成弦》)

8、主簿何无忌及家人皆劝令自警,卓转更很愎,闻谏辄怒。(《晋书·甘卓传》)

9、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唐]马湘《登杭州秦望山》)

“转更”“转益”都是同义词连用,当程度副词用,皆为“更加”的意思。《汉语大词典》收有“转益”一词,但此条义项失收,“转更”一词更未收录。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转”也应当作程度副词解。诗中言琵琶女得知诗人的被贬遭际之后,感到在这月凉如水之夜,能在江畔船头偶遇一知音,“同是天涯沦落人”,心中哀怨之情更添了几分激动,复杂的心情也难以言表,故其弦声较前显得更为急促。尤其是此时琵琶女所弹之曲在诗人听来,更觉哀婉苍凉,“凄凄不似向前声”。如果将“转”解为“变得”,似乎未能表达出诗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情感发展。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2002年审定本)第三册将此处的“转”注为“变得”,但在2004年审定通过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改注为“更、越”。李希南、郭炳希《白居易诗译释》将此句译为“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拨得更急”。霍松林的《白居易诗选译》也译为“拨得更急”。这些译注可以说是比较正确的。

────────

①艾克利、段宪文、王友怀:《唐诗三百首注评》

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②王瑛:《诗词曲语词例释》

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③李希南、郭炳希:《白居易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霍松林:《白居易诗选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钻井工年度工作总结(大全10篇) 最新做皮雕的心得体会(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