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讨论法,如对“情、静、悲凉”等秋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辅用具】

多媒体。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课后练习来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

(一生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

秋花秋槐(秋蕊)秋蝉秋雨秋果

问:这都是平常的景物。为什么在郁达夫的笔下,它们会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的世界,去领略北国之秋的风采。

投示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诵读感悟

1、借助注解简介作者,教师略作补充。

2、题解及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7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其中“故”字,过去的,消逝在时间深处的,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3、诵读感知:

⑴ 教师范读一、二段,中间部分学生读,每人读一种景物,末尾两段全班齐读。

⑵ 诵读要领:(投影)

1、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直接抒怀部分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情怀。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找出来作点分析。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假如改成“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静、悲凉”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不好,原句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为全文定下了浓重的抒情的调子,改过后,意思没变,可情味意味大变了。

2、从文中各找出一个恰当的形容词修饰以上投示的平常景物,并用几个词语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投影:

淡蓝色的牵牛花

清、静、悲凉

无声的秋蕊

衰弱的秋蝉

息列索落的秋雨

淡绿微黄的秋果

3、问:写故都景物是从3~11段,那么,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写什么呢?

学生齐读以上四段后回答,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

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后两段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4、根据以上提示,列出结构框架图。(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出示投影。)

总起(1~2)写感受,抒发向往之情

蓝色的牵牛花

无声的落蕊

分写(3~11) 记叙衰弱的蝉声

故都的秋 息列索落的秋雨

淡绿微黄的秋果

议论: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总结(12~13)结全文,抒发眷念之情

四、品味语言,赏析精美片段

问题: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挑选一两处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可能有下列句子:

1、“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品味:──运用反喻和比拟的手法,说明在南国不能畅快淋漓的赏秋,体会不到十足的秋意。

2、“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菏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品味:运用博喻与对比,不仅写出了南北方之秋的本质区别,形象鲜明,而且启迪人作无限的想象。

3、名段赏析:“秋蕊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品味:如“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些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4、“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虫。”

品味:对于文人来说,“蝉”是寄托了多样人生感怀的重要意象。北国的秋蝉,因为树多的缘故,到处都能听到它们的啼唱,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市井百姓所熟知,体现了郁达夫审美趣味中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

5、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品味:无理得趣:以寿折秋,这是怎样的眷念和挚爱啊!“若留得住的话”实是留不住,行将逝去,心境是如何的苍凉和无奈啊!

教师补充点拨:本文写于1934年8月,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在东北三省,又开始觊觎华北大地。郁达夫有两句诗:“烽烟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现实。在这个金瓯残缺、山河分裂的多事之秋,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又如何不为止担忧和焦虑呢?那些话语的背后,实是一种即将沦为亡国奴的悲鸣,一种凄厉的呼号,一种撕心裂肺的悲怆。

所以,从意象的选择上来说,这座城市所透出来的文化意蕴,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宁静的诗意美,无不笼罩在一种萧索凄清的秋意氛围中。

鲁迅曾经说过:“华林之内,遍被悲凉之雾,呼吸感知于其间者唯有宝玉一人。”可不可以这样说,在一种文化即将沉沦和没落的前夜,还有如郁达夫一样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呼吸之,感知之,这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呢?

五、再次齐读,品味最后一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对行将消逝的故都文化,对故都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的眷念和挚爱,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更让人读出了一种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和凛然,一种家国命运的纠缠,文化人对文化的自觉、执着、捍卫和坚守。

有这样的情怀和风骨,才有1945年被日寇秘密杀害于异国他乡的慷慨和无畏。

六、课堂小结

文学的语言是生命的符号,今天我们回到文本,回到七十年前,随着郁达夫一起,去感知了故都秋的风物,去体验一个旧时代文人的雅趣,去欣赏生命的悲凉之美,去触摸那个特殊时代令人感怀的文化记忆。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审美享受和愉悦,丰富了我们的审美经验和生命的层次。课外请同学们进一步走进郁达夫的作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七、研究性作业

秋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它的面孔千变万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种肃杀、萧瑟之秋;毛泽东的“独立寒秋”是辽阔、豪壮的秋,刘禹锡的《秋词》是诗情洋溢之秋。为什么不同作家的笔下,秋有着不同的韵味?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电工师带徒及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反诈骗工作会议记录工作部署(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