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2、分析杨修的死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培养学生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⑵ 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

2、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法学法】

1、创境激情:

创设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师生情感沟通交流。

2、质疑释疑:

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 把握文意 理清情节

第二课时:探究课文 发现问题 体味反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钟)

由歌曲《临江仙》引出《三国演义》话题,让学生介绍罗贯中及《三国演义》。以此引入课文《杨修之死》(让学生结合注释介绍,老师补充)。

二、自读引导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⑴ 学生复述课文。

(考查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的效果。)

⑵ 解释下列加粗字并注音:

① 杨修以鸡肋之意对

②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③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④ 与众分食讫( )

⑤ 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⑥ 操疑修谮( )害曹丕

⑦ 操方麾( )军回战马超

⑧ 延弃弓绰( )刀

(考查白话字词的理解与积累。)

注意:学生自主完成以上练习,教师督促指导。

2、跳读课文、把握情节(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其体会应该怎样读书)。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归纳并完成训练题(二)。

⑴ 全文共有“8”个小故事,请你给每个小故事定小标题(6分钟)。

答: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督促学生深入课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小标题,意在把握小说的情节。)

⑵ 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细读课文,抓关键词)?在矛盾的冲突过程中可以看出杨修与曹操各有什么性格特征?(12分钟)

答:曹操心理反应: 。

性格特征:杨修 。

曹操 。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

三、课堂小结(1分钟)

四、课后拓展(2分钟)

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并尝试写出你的看法。

你认为杨修死因是什么?

答: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分钟)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学课文把握了文意,理清了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这节课请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探讨你们心中的疑惑。

二、研读导航

1、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10分钟)

关于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请细读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先写出你的看法,再告诉大家。

杨修的死因: 。

(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探究发现(6分钟)

引言:大家学到这里,相信你们心中还有些疑惑,那就请你把你心中的疑惑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激发学生质疑释疑,探索和解决问题。)

三、训练拓展(3分钟)

在本文中提到了曹植和曹丕,同为曹操的儿子他为什么由喜欢曹植改为喜欢曹丕?结合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的看法。

四、知识运用(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 适庖官进鸡汤

② 数犯曹操之忌

③ 人皆不晓其意

④ 丕如其言

⑤ 植然其言

⑥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 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本文属于哪一种?( )

(明确:C、插叙)

3、本课的主要意图是( )

A、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

B、表现曹操难容贤良,滥杀无辜

C、表现曹操借除杨修以消除隐患

D、表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学生抢答后明确:D)

第三部分:体验写作

话题:

曹操为什么不杀负主要责任的夏侯惇,却偏杀杨修呢?

曹操明明有退兵之意,为什么在杀了杨修后却下令来日进兵呢?

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杀害。我们青年从杨修身上应该明白些什么?

请你任选其一明确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恃才)──────矛盾冲突──────(忌才)

杨修 故事 曹操

1、杨修被杀

2、改建园门 (心忌之)

恃才放旷 3、分食酥饼 (心恶之) 一般矛盾 虚伪奸诈

4、语破奸心 (愈恶之)

狂妄轻率 5、轻视吴质 (愈恶之) 老谋深算

6、教植斩吏 (操大怒) 政治矛盾

7、巧作答教 (欲杀之)

8、失利葬修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成吉思汗读后感范文(18篇) 副队长心得体会版大全(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