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背景知识

小编: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幼年丧父,在家乡私塾读书,12岁入学三味书屋,18岁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21岁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并在北大、女子师大授课。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他因支持青年爱国行动,遭到迫害,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鲁迅愤而辞去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0月到达上海,在党的关怀领导下,积极奋笔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不妥协地战斗,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逝世后,遗体上覆盖着“民族魂”的旗帜。鲁迅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650多篇,汇编成16本杂文集。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并翻译外国作品和文艺论300余万字。鲁迅的著作不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10几种文字。

“九·一八”事变: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骤。驻东北的关东军,于1931年9月18日夜,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关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一九三四年四月,日本帝国主义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声明,公开表明妄图独占中国的侵略野心。国民党反动派屈服于日寇的压力,派亲日分子黄郛向日寇哀求和平,但遭到拒绝。日寇节节进逼,日益深入华北。于是失败、悲观的气氛笼罩着国民党反动集团,他们大搞求神拜佛,以自欺欺人的手段,麻痹人民。而当时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却发表社论,抹煞阶级界限,混淆是非,指责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权掩盖罪行,推卸责任。鲁迅针对这种反动言论,发表了这篇文章,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鲁迅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激愤地揭露所谓失掉自信力的那些反动统治者,而且他们早已专门用自欺欺人手段麻痹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以昂扬的革命激情歌颂“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是正“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着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文章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结构分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书背景(通用22篇) 刻公章申请书范文(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