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小编:

《端午的鸭蛋》导教

【教改与创新设想要点】

1、“大生活,小叙事”,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本文的魅力所在。利用学习本文的机会,教会学生观察民俗,体验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2、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指导学生朗读,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来。多读才能品味。

3、本文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又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特色。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动人的文化底蕴的能力,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2、品味本文本色语言的美,学习平实本色语言表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史,其中,仅仅是食文化,就举世闻名。请把你所知道的或品尝过的名菜或名小吃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稍作准备,教师巡视、提示)

点几个准备较好的学生讲述,教师注意评点:其讲述的内容有没有包涵一定的文化内容。

(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款名菜的图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二、明确教学重点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一遍,思考:你觉得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重点学习一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当然要学习它的独具特色的语言。怎样独具特色?放到后面学习。

2、读了本文,大家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咸鸭蛋谁没有吃过?可是有哪位同学就此写过一篇文章的呢?可见,“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我们学习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重点问题。

(多媒体放映:学习重点1、品味语言2、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三、整体感知课文

先让学生预习,思考下列问题:

1、高邮的咸鸭蛋很闻名,可是为什么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

作者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同时,端午的鸭蛋是一年中滋味最美的时候,所以用了这个题目。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教师提示: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丝毫不乱。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3、让学生合上课本,凭记忆复述高邮的咸鸭蛋有些什么特点。

四、研究性学习

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

1、教师范读第一段,然后学生读:

注意要读出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约5分钟)

2、我们常说,写文章忌东拉西扯:

本文既是写端午的鸭蛋,为什么要扯到清代著名作家袁枚,而且还说自己并不喜欢他,但又喜欢他的《腌蛋》一条?这样说岂不是东拉西扯,自相矛盾?(5分钟)

这个问题偏难。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回答。对答案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

这样不是东拉西扯。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

3、读第二段:

(可以采用学生个别读,然后学生个别评价的方式)思考:本

段除了写高邮咸蛋的特点外,还写了什么内容?(3分钟)

本段除了写高邮咸蛋的特点外,还写了吃法、端午跟鸭蛋有关的风俗、如何挑选鸭蛋等内容。

4、请学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端午鸭蛋的特点。(3分钟)

⑴ 蛋白柔嫩 ⑵ 油多 ⑶ 黄是通红的(总:皮细而油多)

5、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

请同学们讨论: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语言特色的?(10至15分钟)

⑴ 口语色彩浓厚。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⑵ 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⑶ 善于运用语言“造型”。作者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如他写咸鸭蛋“头一筷子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和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6、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与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本文可以说是这样的一篇“小叙事”的杰作。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本文,想想看,如何来写这种小叙事的文章呢?(10分钟)

假如老师布置了一篇写生活中小事的作文,你们该如何准备,如何下笔?(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长集中本组意见发言。)

如何准备提示:

⑴ 要热爱生活。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或悲观失望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⑵ 要有探究未知事物的求知欲。

⑶ 要细心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

⑷ 虚心好学,不懂就问。重要的知识不妨记下来。

以上几点,是积累阶段。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素材,才能在写作时不犯愁。

如何下笔写此类文章?

可以由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体验谈,也可以当堂写一个有关风俗人情的小片段,老师点评。多鼓励,少指误。此时可以结合导入新课时同学们的发言进行回顾。

7、探讨:

文章如此津津乐道“咸鸭蛋”有意义吗?

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联想与扩展】

(此环节放在课后研讨)

端午的粽子

愿做汀兰

端午节就在眼前了,农历的节日自己总是没法主动想起,反倒是大小商店里应节食品早早的上市提醒着要过这个农历节了。

我想到了现在,大多数人过端午吃粽子应节的意义早就已经大过了纪念那位伟大的诗人屈原,至少在我来说,粽子的涵义就几乎是整个端午。现在速食食品越来越多了,连粽子这种需要长时间复杂工序的食品都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超市冷冻雪柜里买到,直接用微波炉或者在蒸笼上蒸一蒸,几分钟后马上就可以吃了。可能总有些患得患失的心理作祟,某种东西在不费吹灰之力、轻易的到手后,人又总会思前想后的回忆那要经历了些等待后、感觉来之不易的东西。好比这个时候,面对着超市里铺天盖地的热卖粽子,我总想起幼时妈妈亲手包的大肉粽。

那时候每当到了端午节,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亲自动手包粽子。妈妈会从市场买来新鲜翠绿的叶子用做粽叶,回家后洗刷的干干净净,然后晾干;接着就是准备糯米和精猪肉 (要那种带些肥的瘦肉,这样的粽子才会香喷喷),还有咸蛋黄。我们都喜欢吃肉,所以妈妈的粽子总会包得格外的大,并严严实实的塞了满满的肉馅,所以至今我吃着超市里买来的或者餐厅里自制的粽子都觉得不够分量、不能过足瘾。

在妈妈包粽子的过程,我和妹妹总会围在旁边,看着妈妈象变魔术般的在转瞬间拼接好粽叶、把未熟的糯米整齐的摊在里面,然后在翠绿的粽叶和白净剔透的一粒粒糯米包裹中,塞进扮相讨人的鲜红猪肉和嫩黄的咸蛋黄,四种颜色漂亮的组合在一起,在妈妈手中翻转一下,就扎成一个大腹便便、憨厚可爱粽子啦。家里人口味不同,要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吃多肉的,妹妹喜欢吃蛋黄多的,所以,扎粽子的尼龙绳颜色就成了辨别哪个是为我准备的,哪个是给妹妹的标志。

粽子包完后,就该上炉了。那时候还没有煤气炉,还靠烧煤球做饭。妈妈会将一个炉子搬到阳台,然后将包好的大大小小的粽子放到一个大大的铝锅里,倒入水,盖上锅盖点着火就开蒸了。

煮粽子要花很长的时间,要慢慢的让那一颗颗结实的糯米吸收水分饱满起来。等待粽子煮好的过程、我和妹妹总会耍着耍着,便问妈妈一声:“妈妈,粽子好了没?”还会偷偷的趁妈妈不在意,到阳台去悄悄的掀开锅盖,看看锅里的变化:水开了,汩汩的蒸腾着、驳驳的发出声响、粽叶的颜色也慢慢的由翠绿变成深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还能闻到猪肉的香味混杂着糯米和叶子的清香。

等到妈妈宣布粽子煮好了,天也黑了。我和妹妹总觉得已经过了漫长的一世纪,早就饥肠辘辘了。迫不及待、兴高采烈的从锅里挑出属于自己颜色的粽子,一边剥、一边吹着手上的热气,囫囵吞枣般的品尝着那期待已久的美味。

今年的端午,我的粽子应该还是吃超市里买来的现成品,还是要偷偷期盼哪个朋友或者同事家里会有乡下的亲戚送来自己包的粽子,然后厚着脸皮蹭个份儿,小小的重温一回童年自家包粽子的温馨。

思考:

1、“自家包粽子的温馨”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2、比较本文和课文在写作特色上有哪些异同?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设计】

板书

上海人喜欢

高邮的咸鸭蛋出名 双黄蛋

袁枚的食经

高邮咸蛋的特点:质细而油多

鸭蛋与风俗 端午的鸭蛋

蛋壳的妙用

【多媒体课件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自定

【资料精选】

(一)

漫忆汪曾祺

邓友梅

讣告上说曾祺“终年七十七岁”,可我怎么也不相信,那时他才交“而立之年”。中国人提倡“老要张狂,少要稳当”,汪曾祺算个曲型。若只见过他古稀之后的“张狂”相,绝想不出他年轻时稳当样儿!他三十岁时的扮相是:清瘦脸上常带稀疏络腮胡碴,背微驼腰略弯胸脯内含,穿一件蓝春绸面出风滩羊皮长袍,纽绊从未扣齐;脚上是港造上等皮鞋,好久未曾擦油;左手夹着根香烟,右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说话总是商量的语气,没见他大喊大叫过。有次文联内部开会,某领导人观察了他一会,发言时增加了点新内容。他说:“现在是新中国了么,我们文化干部也讲究点扮相么。要整洁,要充满朝气,别弄得暮气沉沉好不好……”他担当的角色,也没法不暮气。他是老舍、赵树理手下的大管事。在《说说唱唱》编辑部负责日常工作。《说说唱唱》本是“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专门团结、联系北京城的闲散文人卖稿为生的作者(跟现在的专业作家不是一个意思),如社会言情小说作家张恨水,陈慎言,武侠技击作者还珠楼主,原《红玫瑰画报》主编陶君起,大清国九王多尔衮的王位继承人、专栏作者金寄水,参加这里工作的还有来自解放区的革命艺人王尊三、大学教授吴晓铃、既会演话剧还会写单弦的新文艺工作者杜彭等。各有各的绝活,哪位也不是省油的灯。汪曾祺却应付自如,开展工作结交朋友两不误。这些人之间有时还闹别扭,却没听过谁跟曾祺有过节儿。这就靠了他的“稳当”作风。汪曾祺办事处人,不靠作派,不使技巧,不玩花活,就凭一副真面孔,一个真性情。对谁都谦虚有礼,朴素实在。真谈起问题来,你才发现此人学问有真知卓见,写作有独到之功,使你敬而不生畏,爱而不生烦。

……

(二)

中国传统文化顺应人情,重视常识,讲究中庸之道,体现了一种现世的精神,因而亲亲、仁民、爱物是儒家思想的怀抱。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恰恰是西方文化最缺乏的东西。它不必像西方基督教超人文的精神,必须从另一个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汪曾祺在不少文章中屡次谈及自己与儒家思想的精神联系。他在《自报家门》中分析道:“我受影响较深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夫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并且是个诗人。他可以发脾气,赌咒发誓。”“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可见,汪曾祺亲近儒家,乃是看到儒家在人伦道德的践履中,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执着与肯定,这构成了汪曾祺精神世界的现世品格。我以为这一现世品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活的广泛乐趣,一是对人的生老病死的通达态度。

汪曾祺对生活的热爱,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先谈他的第一兴趣点。汪曾祺笔下的烹饪文化之精妙,让人大开眼界,饱尝“口”福。简直可以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相提并论。如《故乡的食物》列举的食物,多得令人咋舌。从家中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到河里的“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禽类的“野鸭、鹌鹑、斑鸠”和野菜类的“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无不一往情深,款款道来。

各地的风俗民情,也是汪曾祺笔下乐意表现的另一个话题。汪曾祺认为:“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 ),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汪曾祺从小就生活在风情名物所弥漫的民间,后来在北京工作,他还曾编过几种“民间文学”的刊物。因而,他对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对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和农民式的幽默诙谐,颇为着迷,并写进自己的作品中。

选自《江淮论坛》1998年第5期,有删节

《端午的鸭蛋》导学

【学习要点】

1、“大生活,小叙事”,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本文的魅力所在.利用学习的机会 ,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描述生活。

2、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又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 ,仔细体味这一特色。

3、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领悟与探究】

1、作者、背景简介与文题解释: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许多人爱游江南,其实江北的风光也同样好,高邮就是其中一处。(从南京坐火车到扬州再坐5个小时汽车便到了)。高邮是水乡,当地的大麻鸭是著名鸭种,鸭多自然鸭蛋也多,高邮人又善腌制,因此许多人认识高邮都是从认识高邮鸭蛋开始的。据闻上海的副食店里卖的咸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双黄咸蛋,可见其著名。这个盛产鸭蛋的水乡小镇在今日仍保留了传统民俗。若是端午时分来到高邮,可看到有趣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过节仪式。挂“鸭蛋络子”,过节的头一天由姑姑或姐姐 (未婚女性)用彩色丝线打好络子。端午一早,将煮熟的鸭蛋端上,由孩子自己挑选一个,然后装在络子里,挂在身上或房间里。孩子们吃鸭蛋都很小心,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破坏,蛋黄、蛋白都吃光,还要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清洗干净。因为晚上要把捉到的萤火虫装在蛋壳内,再在空头处糊上一张透明薄纸 (薄绢更好),手巧些的还会用针在蛋两侧穿两个孔,系上漂亮丝线,还有的在蛋壳上画些画,这样一盏萤火鸭蛋灯便做成了。

《端午的鸭蛋》这个标题,是本文的叙事核心,既突出了“端午节”这个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民俗”特色,又点明了本文是写“鸭蛋”这种生活极为常见的事物。朴实而醒目的标题和本文的行文风格吻合。

2、课文主题及内容要点提示:

主题:本文通过娓娓而谈的叙述,展现了故乡高邮特有的物产──鸭蛋的特点以及故乡的风俗,自然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要点:

第一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二、三段: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四段: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3、文化内涵要点提示:

汪曾祺曾说:“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虫鱼,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这些“凡人小事”的文章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意趣,但不是魏晋文人的清淡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它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自己啊!

4、语言学习要点提示:

应掌握的重点字词:

宜切开带壳如嚼(jiáo)石灰络(lào)子练囊

语言特色:

⑴ 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⑵ 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⑶ 有淡淡的幽默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5、写作特色要点提示:

⑴ 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成就于作者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

⑵ 语言自然传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⑶ 结构框架明晰:“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6、扩展与联想要点:

关于汪曾祺的小说。

有人疯狂地喜欢他,他的小说“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王干

很多人喜欢汪曾祺,有人甚至是疯狂地喜欢。汪曾祺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哦,小说可以这么写?!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到当初我们读到汪曾祺的那种新奇、兴奋和不安,《异秉》、《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那样一批小说让好多的评论家和学者大跌眼镜,也让年轻的作者和读者如痴如醉,有人这样评论汪曾祺的小说:“初读似水,再读似酒”。奇怪的是,当时正是现代派和先锋派大行其道的时候,仿佛是一种讽刺,汪曾祺以地道的汉语风味广受青睐。年近六旬的作家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包括好多狂傲的自以为是先锋派和后来以国际性写作为标准的准国际作家也在老先生面前甘做弟子。

我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小说的时候,并不是在他大红大紫的时候,而是在“文革”期间。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暑假在外婆家,从四舅的抽屉里翻到了一本旧的《人民文学》,上面有一篇小说叫《王全》,很耐看,也觉得有点怪,印象极深。很多人都是因为读了《受戒》、《大淖记事》才慢慢了解汪曾祺的,我则是读了《异秉》之后就对汪曾祺感兴趣的。《异秉》当时发表在顾尔谭主编的《雨花》上,很少有刊物转载,也很少有人评介,而那一年我却恰巧订了《雨花》 (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看了《异秉》的第一感觉像解放前的人写的,与我父辈的生活极其相似,更重要的是小说的功力力透纸背。

等读到《受戒》、《大淖记事》之后,就更加激动了。不仅因为他写的是家乡的生活,而是他把“解放前”的生活也写得那么美。孙犁也是写生活美的高手,但他写的都是劳动人民,而且都与抗战有关。汪曾祺写的都是市井,与抗战也无关,最让我震惊的是他在《大淖记事》里写到巧云被刘号长奸污之后,居然没有《白毛女》里那种愤怒和反抗,“巧云破了身子,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人生在世,总有这么一遭”。我原先脑子里的阶级斗争观念一下子被击穿了。刘号长与巧云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巧云居然没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后来锡匠们还是游行反抗了 ),还有她的贞洁观呢?《大淖记事》没有简单地搬用阶级斗争的观念和道德的观念来写小说,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需要勇气的。当然,老先生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让小说写得更生活化一些。

7、难点探究要点:

⑴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李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到底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

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问题。其实,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可以就此问题展示讨论。

⑵ 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语言?

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言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生动,极具个性的本色,要认真品味。

【练习与思考】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藉贯荧火虫按布就班 B、纽扣络子腌鸭蛋

C、大襟囊括朱沙 D、烹调防碍逾越

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① 还不就是个鸭蛋!

难道不是一个鸭蛋吗?

②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会冒出来。

3、汉语言总是那么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比如谈到某些事物最好或达到顶点时,总有一些相应的成语来与之对应。如: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参照例子,仔细体味,用相应的成语回答下列题目。(2分)

⑴ 最宝贵的话──( ) ⑵ 最远的地方──( )

⑶ 最大的效益──( ) ⑷ 最吝啬的人──( )

二、阅读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炒米和焦屑

汪曾祺

⑴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⑵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⑶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⑷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⑸ 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⑹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⑺ 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这很有点像古代行军用的“糒”。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⑻ 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⑼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1、炒米有哪些特点?

2、第4段,为什么要写一个会算卦的先生,这样写是否离题?

3、第5段说“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它?

4、第7段的“浪漫主义”是什么意思?

5、比较本文和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全文的文眼是哪一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优秀15篇) 学生营养餐工作方案(精选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