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天》教学设计

小编:

14、《秋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感。

二、引导学生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淡远的诗化意境,培养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比较、鉴赏、评价诗歌。

[指导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首先从感知诗歌美的情感入手,进而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语言,想象美的图景,体验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感受,最终达到培养美的情趣的目的。

[设计思路]

一、诗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是豪迈的秋; “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寂廖的秋。秋天还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深情的怀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

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验美的情感。

1、学生试读,体验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并谈谈自己读的方式。

4、诗中描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学生命名只要符合大致意思即可。

5、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总结: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硕, 雾冷、露清、霜白,有秋虫低鸣,有蟋蟀弹琴,有溪水清冽,这样的秋天谁人不爱,这样的秋天谁不赞美。

三、欣赏美句,享受美境。

1、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并朗读。

2、小组内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3、全班交流。

意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情感。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

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困惑?

总结:诗人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秋写得富有神韵,富有活力。秋似乎是一个清闲的农人在享受秋日的收获,似乎是一个悠闲的渔人正撒网归来,似乎是一个清洁纯的少女正凝神静思。读此诗,身也变得轻灵,心也变得明净。

四、构思美图,表达美语。

1、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想像每一幅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用美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播放音乐与画面。

2、小组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内交流。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3、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总结:秋已不在作家笔下,而在同学们心中 ,因为作者的诗已经与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尽情地体验,畅快的想象融合了,我相信,同学们想象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对作品底蕴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就越能感受作者的心。

五、比较美文,培养美趣。

1、学生朗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景》

2、请你用学习《秋天》的方法,谈谈你将从哪些方面去品读这首诗。

3、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意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读诗。

总结:诗歌,常常用音乐般的语言,传达出美的意境,表达美的情感。品诗,就应该懂得品味诗的音乐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这才真正掌握了读诗的方法。

六、挑战美诗,学写美诗。

1、你曾与秋有过亲密接触吗,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2、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优秀诗篇。

总结:秋各不相同,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体现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正值金秋十月,让我们走进这硕果飘香的季节,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吧。

14.《秋 天》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语言品味、培养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三、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 同学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在我们的眼里,秋天是五彩斑斓的,秋天是多姿多态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造句的游戏好吗?

我们每个人用“秋天是……”的句式,比如秋天是一片随风飘逝的叶子,秋天是一缕送来稻香的清风,秋天是一抹温馨的金色阳光。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句子最有想像力、最生动具体。

教师点评

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心灵体会到了一个无比绚丽的秋天,我们来看看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 在他的心中,他的笔下“秋天”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3.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二、检查预习,朗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秋天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也是一个朦胧的梦。“三分诗,七分读”,读诗要注意重音、节奏感情的把握。老师给这首诗画了节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生自由朗读课文。

① 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秋思图。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4.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①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②“飘”字贴切传神。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③“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

④“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⑤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具体化(视象化)了,创造出舒适、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淡雅朦胧”。(渔夫晨归图、 渔家秋景图)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① “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②“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那么,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打到的是鱼,打到的是叶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没打到,但是体现渔民愉悦、悠闲的心情。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读者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③“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④“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⑤“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用得很生动,“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与人和船在游戏,把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寥阔空远”。(秋天牧羊女图)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①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

②“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

③“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

通感的修辞手法:夏天本来就热,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长得很茂盛,夏天的记忆是美好的,牧羊女回忆的时候连笛子的声音也是热的香的。写夏天是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秋天可以丰收了,心情愉快, 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④“梦寐”的意思是睡梦,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牧羊女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她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 还有她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

小结

这样看来,作者用“栖息”“游戏”“梦寐”这三个词集中写出了一种宁静、闲适、喜悦、甜美的乡村秋景的氛围。我们在现实中见过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吗?除了旅游景点外,很难见到,诗人往往是理想化的,作者向往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许多诗人都有这种理想,比如海子“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如美国著名作家棱罗一直提倡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1、请同学们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①清晨的密林里飘散着丝丝白雾,一楼桔红色的阳光射在已经泛黄的树叶上;颗颗露珠晶莹剔透,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林中静悄悄的,慢慢地,从远处飘来人语声,接着便响起了叮叮当当伐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中回响。

走出密林,来到一家农舍屋前,远远望去,稻田里一夜间没有了随风翻腾的金黄稻浪,只有一簇簇直立的稻草束,搁在屋前的镰刀似乎更加锃亮;院子里堆满了金色的稻谷,仿佛一座金色的小山;屋后的竹篱上,满是肥硕的瓜果,主人背篓的绳深深扣进肩上的肉里,可他沾满汗水的脸上却泛起幸福的笑影。

②清晨,雾儿冷冷,船儿飘飘。江水里的影子,在清波里游荡,朦胧飘忽,是青鳊鱼在戏耍,还是乌桕叶的倒影轻扬?我撒下鱼网,网儿圆圆,霜雪凉凉。哼着小曲,轻轻摇着小船,如叶浮江,如风拂柳。这惬意的秋天啊!(张青云)

③草原和蓝天同样辽阔,满眼的绿,满坡的香。偶尔传来几声蟋蟀的叫声,悠远飘忽。溪水绕过草地,浅浅的,清清的,如薄纱飘挥,如琴弦谐奏。就在这儿,整个夏天曾经留给我多少甜蜜的回忆啊,那甜透心底的笛声,在多少个美丽的夜晚,引我遐思,牵我心魂。你这梦幻般的秋天啊,你用你的声音,你的芳香,你的温情,你的色彩,你用你温厚的手掌抚摸着我,你用你柔情的怀抱拥抱着我,融化着我。(张青云)

2、秋韵

没有春天的楚楚动人。

蜂萦蝶绕的枝叶已变得寂寞枯槁,在春寒中挣扎过的小谷芽却铺成了金色的稻浪。

没有夏天的喧嚣威严。

经过烈日煎熬的鸟儿唱起轻松欢快的旋律;农人们翻动饱藏果实的土地就像淘一堆堆金沙,昔日播种的希望已然换成了收获。

人们抚摸着秋像抚摸着长成的孩子。

走进秋天,拥抱成熟。不要做瞬间即谢的花朵,不要畏惧挥汗如雨的考验。要像小溪寻向大海,奔流的过程并不壮观,海的浩瀚却令人惊叹。要有秋的信念,像棵小谷芽。

于是你体味到了秋韵,你才成熟。

三、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狄金森也以“秋”为主题写了一首诗《秋景》。比较,说说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秋景【美国】---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温婉,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毛栗边的褐色可爱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我不愿显得古板,

玫瑰在郊外盛开. 也佩带了一枚胸花.

相同点:选择秋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何其芳的旧体诗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供热委托协议书(实用15篇) 最新观看父亲心得体会(优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