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

小编:admin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华民族的抗争战争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

第二年初春,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赴吕(lǚ)梁山抗日根据地。当他们经过黄河时,光未然深深地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只见滔(tāo)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tāo)骇(hài)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所有的一切,让诗人心潮澎湃:那降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xuānyuán)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yǔ)精神吗?他脑诲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

抗敌演剧三队来到延安后,光未然见到了作曲家冼(xiǎn)星海。这对在创作上曾两度成功合作的老朋友,如今重逢,他们的兴奋之状、欢愉之情可想而知。畅谈中,光未然倾诉了自己在黄河边上行军的深切感受,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两位挚(zhì)友同诉心曲,希冀着再度合作。

1939年3月11日晚上,皎(jiǎo)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在一间宽敞的窑(yáo)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ǎi)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寂静。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掌声中,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在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

谱曲的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就在六天后,冼星海竟然谱出了《黄河大合唱》的全曲。仅仅六天,简直是一个奇迹!就在昏黄的油灯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里,就在没有一架钢琴的延安,冼星海谱出了这部让中华儿女骄傲、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黄河大合唱》!

4月13日晚上,抗敌演剧三队正式演出《黄河大合唱》。首次演出的地点是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意气风发的光未然披着半身多长的黑色斗篷,站在舞台中央,担任朗诵人。他充满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向着全世界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队员们唱得那么投入,忘记了舞台,忘记了听众。

演出一结束,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延安的军民完全被这深沉、激昂的歌声打动了,完全被这部作品伟大的气魄感染了。因为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分类导航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文天祥

下一篇:寒风吹彻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