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81-90)

小编: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81-90)

  原文 21.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

  注释 :①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行大法( ) 2.萁在釜下然( )

  3.漉菽以为汁( ) 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三、《七步诗》一般写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2.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 :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会杀此田舍汉( )( )

  2.谁触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4.妾闻主圣臣忠( )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原文 2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①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②,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又禁僮③勿击鼠。仓廪庖厨④,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衣⑤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⑥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日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导读:永某氏之鼠以为“其饱食无祸为可恒”,“窃时以肆暴”,虽能得意于一时,终究要被扫除干净。

  注释 :①拘忌:拘束和禁忌。②值子:值,碰到。子,农历的子年。③僮:未成年的仆人。④仓廪庖厨:仓廪,粮仓。庖厨,厨房。⑤衣:衣架。⑥累累:一个接一个。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不畜猫犬( )2.悉以恣鼠不问( )3.某氏室无完器( )4.假五、六猫( )

  二、翻译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4.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导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的欲望了。

  注释 :①华:花。 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④缯(z 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原文 26.三上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导读:名人大家读书尚且做到“未尝顷刻释卷”,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 2.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3.讽诵之声琅然( ) 4.闻于远近( )

  5.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 6.亦笃学如此( )

  二、翻译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介绍钱宋两人读书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读书的共同点是( )

  A.都喜欢在上厕所时读书。

  B.都是抓紧时间勤奋读书的。

  C.都是边读边诵,声音洪大响亮。

  四、作者介绍了钱惟演、宋绶两人的读书故事,又补充了自己“三上”的写作经历,目的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7.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②,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③,而患亦不及辙④。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导读 :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给儿子命名。这是告诫苏轼不要过于外露,告诫苏辙要善于避祸为福,实际上是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此文言简意丰,令人三思。

  注释 :①辐:辐条,车轮。内周的短棍,用以支撑车轮。盖:车上用以遮日、遮雨的伞状物。轸(zh n):车厢底四周的横木。②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由,顺从。辙,车轮压的迹道。③车仆马毙:(一旦)车翻了,马死了。仆,倒,这里指翻。④而患亦不及辙: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意思是车会摔坏,马会死,唯有车辙安然无恙。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二、翻译

  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辙乎!吾知免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

  轼,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辙,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28.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①,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导读 :孟尝君传,指《史记•孟尝君列传》。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雄而已。而贤明之士是指能治国安邦的人,正因孟尝君门下尽是一些雕虫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贤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观点有新意。其实这里有一个人才的标准问题。

  注释: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特,只不过。狗盗,披狗皮,钻狗洞,进入别人家里进行偷盗。孟尝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宠姬处求援,宠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潜入宫内,将昭王之狐白裘盗出,献给宠姬而得以释放。鸡鸣,学公鸡叫。孟尝君逃脱后,恐秦王追赶,连夜奔走至函谷关,而该处规矩,须待天亮鸡鸣才能开关放行。客中有善作鸡鸣者,一鸣而群鸡齐鸣,守吏开关,遂得脱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士以故归之( )( ) 2.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 )

  3.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 4.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

  二、翻译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孟尝君是战国时齐国公子,名田文,他和___、___、___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2.作者王安石,____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中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

  原文 29.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导读 :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

  注释 :①世隶耕:祖祖代代都从事农业。隶,属。②书具:书写的用具。③并自为其名: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 3.父利其然也( )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 4.从先人还家( )

  二、翻译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本文后,你有何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0.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 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

  3.而人之未达也( ) 4.扪烛而得其形( )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21.七 步 诗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一、1.死刑 2.同“燃”字 3.过滤 豆类 4.曾经

  二、锅 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22.太宗罢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一、1.定要 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2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个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别过分。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爱护老鼠,不养猫狗,又禁止仆人击杀老鼠。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互相传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某氏家里没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们成群结队与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发出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安寝,可是他总是不厌烦。

  过了几年,某氏搬到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来居住,老鼠仍和过去一样猖獗。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他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围捕老鼠。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僻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还以为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呢!

  一、1.养 2.全、都 3.完整 4.借

  二、1.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2.从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

  三、“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24.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样,它的实际情况超过它。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带 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 3.丹砂一般地红 4.泛指丝织品 5.酒浆 6.那样 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 列数字 出处 外形 味道 变化

  四、唐朝 乐天 香 山居士

  26.三 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一、1.虽然2.对……说 3.形容清脆响亮 4.使……听见 5.周密思考、构思 6.也

  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27.名二子说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有专用,可是只有那车轼似乎是无用之物。尽管如此,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子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可是谈起车的功用时辙却不在其内。尽管如此,一旦车翻了,马死了,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这车辙呀,它善于处在祸与福之间。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一、1.对车本身有其专用 2.车厢前的横木 3.车轮压的迹道 4.在其中 5.这

  二、1.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2.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 3.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三、不要过于外露 要善于避祸为福

  28.读孟尝君传

  世上的人都说孟尝君能收得有才能之士,由于这一原因,才德之士会去投奔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而逃出了凶恶如虎豹的秦人之手。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哪里谈得上得士?若不是这样,凭着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就可以面南而坐,使秦国北面称臣,又何必凭借鸡鸣狗盗之力呢?那鸡鸣狗盗之徒出自孟尝君的门下,这就是有真才实学之士不投奔他的原因。

  一、1.有才能的人 归附 2.终于 逃脱 3.代词,指孟尝君 4.这 ……的原因

  二、l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哪里谈得上得士呢? 2.不是这样的话,凭借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应该能够使秦国北面称臣。(当时君主坐北向南,臣子见君面向北)

  三、1.赵国平原君 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 2.宋 盂尝君非好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贬斥孟尝君。

  29.伤 仲 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写 2.以这件事为奇 渐渐 以……为宾客 3.以……为利 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

  30.盲人识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一、l.眼瞎 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3.洞晓 4.用手摸

  二、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91-100)

下一篇:初一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总结2021

施工团员自我鉴定 2023年送老公的新年祝福(大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