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激趣浅谈

小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让学生“仿”作范文,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

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仿写中提高作文能力。“仿”不是机械地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吗?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另外,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我们要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只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命题的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的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不仅能体现出一个语文老师的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我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闪光。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熟悉学生的生活,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按心理学分类,一般把12—15岁划分为少年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叙事能力强,对所叙的事能作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命题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日趋成熟而有所侧重。

初一阶段,命题要富有情趣,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我曾经作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还不能很快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还留恋于小学的快乐时光。根据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题目《童年的梦》《童年趣事》《我上中学了》……学生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初二阶段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于是我又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入团了!》《绿色,你哪儿去了?》《倾听桌椅之诉说》《我尝到了苦头》《难忘的课堂提问》等。命题既形象具体,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初三阶段,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例如《中学时代的我》《成功很难吗?》《小议理解》……

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的作文水平会逐步得以提高,同时又与学生心理的成长保持同步。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不断积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而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重视阅读,获取和贮存信息,使胸中有丘壑。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直至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中学语文》《读者》《意林》等报刊,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当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的提升都需要反复的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同时写作又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古诗词赏析要落在哪些“点”

下一篇:初一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总结2021

学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心得体会(汇总24篇) 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书机会(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