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删除·添加——文本解读三招

小编:

文本解读是一线语文教学的难啃骨头。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替换、删除、添加是方便好用的三招。

一、替换

师:“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踱”字改为“走”、“迈”,效果怎样?

生讨论,交流,形成看法:“踱”,步子慢,人悠闲;“走”,指一般的前行;“迈”步子大,速度较快;“走”和“迈”都不能表现长衫客的优越感。

师:长衫客,有优于短衣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沉潜于人心理深层的比较带来了优越感和悠闲感,而心理是埋藏于人心深层的,怎么看出来?鲁迅先生让它在“踱”这一细节中表现出来。改为“走”和“迈”就能体现这样的内涵。

像这样替换个别词句有时甚至是段落,比较前后的语言表达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常用。在学生可能不太关注而应该关注的地方,替换内容,人为制造矛盾,引起注意,从而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这就是替换法。鲁迅曾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应该这么写”与“不应该那么写”就是替换比较点。

但是,“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人们能拥有的毕竟是少数,而这“替换”点的寻找,仰赖于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教学智慧。方便的做法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抓住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比较、辨析。

曾听研讨课《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生读课文: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师:“炸了营”让我们感觉到什么?

生:发癫。(众生笑)

师:“炸了营似的”,体现海鸥对老人的眷恋、依依不舍。

“发癫”的确有“疯狂”之意,但是,它有贬意,用在这里,显然不能与文章表现的悲情、眷恋、不舍相应,这样的课堂意外是课堂生成的绝佳机会。如果教师紧紧抓住这样的课堂意外,让学生思考:用“发癫”合适吗?为什么作者不用“发癫”?还能用什么词来理解“炸了营”?作者为什么不用“发疯”而用“炸了营?经过这样一番比较,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的锤炼功夫:海鸥发现老人去世,围着老人遗像飞翔、鸣叫,其状疯狂,其痛极深,其情极哀,“发疯”似的。作者用“炸了营”,拟人手法的运用又比“发疯”这样的陈述要生动。

教师讲评培根《谈读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道测试题,涉及关联词: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一生突然问:“虽”就是“虽然”,“然”就是“然而”,作者干嘛不用两个字的关联词?那样我们更习惯啊。

众生:简练呗。

老师没有放过机会:用单字就能表达意思,的确简练。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理由?请同学们再读一段课文,体会一下王佐良的翻译风格。

通过再读、讨论,学生注意到王佐良的文言词多,语言简练、典雅,所以即便是用关联词,也不肯多费一字。当然,有时文章语言风格是生动的大白话,用文言词反而不协调……

像这样,教师随时随地,训练自己和学生咬文嚼字的功夫语言,长此以往,师生语言的敏感就培养起来了。

二、删除

删除一些内容,与原文比较,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删除法。以《孔乙己》为例: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不可删,两个友情正浓的少年,要硬生生分离,闰土当然不愿意,而“终于”写尽了他哭、舍不得走,与父亲反复“拉锯”最终拗不过,“被动”地走。用语普通而意味深浓。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不可删。它的作用是:一交代时序的变化,是故事的自然推进,安排在深秋,有悲凉意味,“秋”在中华民族的心理图式中总是充满悲凉的;二是因为将近初冬,“我”才“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要“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是“穿一件破夹袄”出场的,更显其窘境。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不可删。正因为“没有一个顾客”,“我”才敢“合了眼坐着”,否则那凶掌柜要炒“我”鱿鱼;也正因为“我正合了眼坐着”,听得孔乙己“温一碗酒”声音才感到“忽然”。这种“忽然”是“我“的意外,更是对孔乙己处境的意外。正因为“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听到声音,便要寻声源,“看时又全没有人”,所以才要“站起来向外一望”,这才发现“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鲁迅先生让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不是直接就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坐着用手慢慢走来。”而是这样地山环水绕曲曲折折,给人无限回味。这就是高手的才华。“他总是不用那些叠床架屋的修饰语,总是力避不必要的唠叨和精雕细刻,总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选用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寥寥数语就把应表现的东西全部表现无遗。”这样来体会鲁迅小说凝练含蓄、言简意丰的语言特点,就水到渠成。

还可以删除开头酒店环境,或丁举人,或短衣帮,或掌柜或“我”的内容,与原文比较,体会为什么这么设计环境、人物,理解作者匠心。

删除法特别适用于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毕竟,这些作品是语言的典范,删除后比较,差异明显,方便操作。在教学上,同样可以走学生路线,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如教师让学生背诵宗璞《紫藤萝瀑布》首尾段,学生一急,漏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中的“不由得”,教师顺势让学生思考:漏了“不由得”,会不会影响表达效果?讨论交流后,学生达成共识:“我”被大片的瀑布般紫藤萝花所震撼,驻足欣赏,去掉“不由得”,内心的惊异、震动就无法体现。

三、添加

添加就是在原文添加信息,再与原文比较,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例如:教师教《孙权劝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在理解课文之后,出示改文: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江表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鲁肃遂见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仓猝回答说:“临时施宜。”吕蒙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还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用楷体显示的改文添加还原课文两处内容:一是孙权具体劝说的详细内容(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二是补充鲁肃与吕蒙论议的过程(原文: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教师要求学生将改文与只有119个字的课文比较,引导发现:

1.司马光如果照搬《江表传》具体写孙权怎么劝读什么书之类,照搬《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具体写鲁肃发现吕蒙才干的过程,那他只是文抄公。

2.那么做,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就会是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的堆积,成书就不是三百多卷而可能三千卷、三万卷。那是愚蠢至极的。

3.《资治通鉴》编写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编者写孙权劝学的故事,就是想要告诉统治者:培养干部队伍,提升其素质的好办法是读书。围绕这样的目的去整合历史材料,编者略去历史细节却保持历史概貌,“言简意丰”,正是“史”的语言特点,也正是《孙权劝学》语言的精彩处。

添加法的运用,同样可以将“学生路线”进行到底。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常常会添加内容,为师生分析“为什么不那样写”提供了无数样例。

替换、删除、添加,三招的本质是“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就能突出“异”、突出语言“个性”。以上所述,还只是局限于单个文本内部的比较分析,其实,解读文本,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比较有更大空间,更高层次。孙绍振教授主编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册每个单元自身都是一个比较系统,为师生提供了现成可比的文本,主编导读更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分析文本的大气的比较思维与方法,可资借鉴。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漫谈背诵

下一篇:初一下册语文河中石兽知识点总结2021

最热麦田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8篇) 最新助学金资助心得(案例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