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真的没有必要写论文吗?

小编:admin

掌握教学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的技能,是国家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但是,当今有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没必要写论文,写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岂非怪事!

很多名师都十分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还健在的张寿康、张志公两位先生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务必结合教学实践,多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要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思考问题,善于把从教学中产生的见解、主张提出来,写出来,让人家讨论,倾听人家的意见,吸收人家的经验,促进自己的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于漪先生也殷殷嘱咐我:“仅仅埋头教书是不够的,还要把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和研究,用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后来,钱梦龙、陈钟梁两位先生也分别教导我:“教学和教研是教师的两翼,无论失去哪一翼,都飞不高,甚至要跌下来。教学和教研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教师有责任使他们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正是遵循了名师的教导,我才得以迅速成长。

名师们的教诲都表明,教研与教学一样,是教师的份内之事、必要之务、发展之需。因此,认为教师不用搞教研、写论文,把搞教研、写论文与教学区别、割裂开来,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把搞教研、写论文视为是为了评职称,就更是错误的了。至于评职称过分看重论文,实行论文“一票否决”的弊端,不能成为教师不搞教研、不写论文的理由。道理很简单,并不是因为千沟万壑,河流便不用流淌;并不是因为风云突变,百鸟便不用飞翔。据此,我对那种“能够教好书不等于会教研,会教研也不一定表明教学就行,农民只要知道如何科学地使用化肥,而没有必要研究化肥是如何合成一样”的说法,不敢苟同。因为我绝然不敢相信,那种单纯为“教”而“教”,平时从不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面对突发的“教育事件”,能够恰倒好处地采取“果断的手段”,能够“科学地使用化肥”,“能够教好书”!

事实上,那些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根据教学和教师发展的需要,自主地、积极地搞科研、写论文的教师,大多是既能教好书、也能写好论文的名副其实的名师。如著名语文改革家魏书生、北大附中的张思明和程翔、人大附中的翟小宁、上海建平中学的程红兵等,原来都是很普通的教师,但都是通过搞教研,锐意探索成长起来的教得好、研得好、写得好的名副其实的名师。相反,那些从不搞教研,从不写论文的教师,即使通过什么途径,评上所谓的“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推为所谓的“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也多数既教不好书,又不懂得教研,更写不好论文。多年来,笔者曾为一些“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修改过要申报职称或要发表的论文,多数不比那些经常参加教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的一般教师好,有的甚至语病连篇,更不要说文理通顺了。这些人有的评上“高级职称”和“名师”之后,就再也教不出“成绩”,写不出“文章”,就连年终考评表的填写也难见书写工整、表意清楚、结构完整了。这充分表明,能否具有积极的教学研究态度,能否具有扎实的、过硬的搞教研、写论文的技能,能否结合教学实践,坚持教研,其教学的效果、为师的品位,就是不一样。这是不容置疑、必须正视的事实!

由此看来,造成有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不用进行教学研究,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忘记了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是国家对自身的职业要求,是教师走向成熟、走向发展的必需。据此,通过职称评审,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失为好途径、好方法。诚然,如何使教师对搞好教研、写好论文的作用、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切实掌握进行教学研究、写好论文的技能,避免教师在职称论文申报时弄虚作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童话,让作文也快乐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